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一:记忆中的荷包蛋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于佳正

小时候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最喜欢吃的便是鸡蛋,奶奶也经常做出各种花样的鸡蛋菜品,印象最深的就是荷包蛋。

那时候读小学是放半月假的,每半个月回家一次,爷爷奶奶必定会把之前的蔬菜收起来,而买来鱼亦或是鸡来迎接我回家,而我就刚从能饿得舔灰的学校生活到家里来,菜基本上都过了一大半。晚餐时,奶奶生怕菜不够,总是会煮上荷包蛋。随着奶奶娴熟的在台脚一敲,娴熟地打开蛋壳,蛋白包带着蛋黄就自己跳进了锅中,与锅中的汤水来了个大合唱。这时的蛋吹弹可破,在水里随意的摇摆着、滚动着,潇洒的身姿如同诗人豪爽挥笔时的衣袖。渐渐地,汤水的伴奏越来越激烈,蛋也渐渐的凝固了,奶奶撒进自己刚剁好的葱花,与少量飘散着的蛋白花依偎着一同在汤上穿梭着。把火一关,侧着锅入洁白的瓷碗里,奶奶还没来得及端出来,就被我这个小馋猫端走了。尽管荷包蛋的卖相并不怎么样,因为是在汤中煮的,蛋比较飘散。不过蛋白脆嫩可口,往中部被包裹起似珍珠一般的隆起咬上一口,凝而不固、动而不流由外至内渐橙红的半个蛋黄,便清晰的嵌在蛋白中,我奶奶就在一旁看着,满足地笑着,好像比她自己吃还开心。而那软弱而微微清甜的味道,在唇齿间化开,在心中久挥不去……

其实爷爷也是会下厨的。记得有一场夏天,傍晚时乌云密布,如同在人们的头上压了个黑布罩子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而我又闷又饿,干脆坐在窗台上,向拐往奶奶的麻将馆的路口方向望去。这总算是下下来了,顿时使人清爽不少,可这肚子也附和着,雨声叫的更响了呢。不停的叫着饿,电视里的动画片也看不进去了,爷爷实在无奈,驼着背慢悠悠地走离了客厅。乌云好像在飘,西侧的半边天好像已经变得蔚蓝,厨房里好像也有香味在飘。我赶紧跑向厨房,爷爷已经关了火,而凝望着这一锅的宝贝,不知是在啊凭经验靠余热去升华这锅美味,还是在如同端详幼时照片里的我一般欣赏着自己的杰作。见我来,他微皱的眉头不见了,取代而之的是老皱的皮肤挤成一团如同菊花般灿烂的笑,又轻轻的指了下锅子,好像是一种无声的炫耀。我又坐上窗台,爷爷在后面端着我的碗,平时几乎不下厨的爷爷,做出来这与奶奶做法如出一辙的蛋,不知是不是太饿了,味道竟是一般香甜,只是蛋黄的口感已经有点粉了。喝着蛋汤,望见东边的天空上出现了一道色彩分明的彩虹桥……

以前貌似我把那里透黄的荷包蛋咽下肚去,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实在不行那就再来一碗。四年级的时候,我就住到了爸爸妈妈家,吃到的营养美味的菜品也越来越丰富随着我渐渐地成长和学业上的向前,遇到的问题也不是一碗荷包蛋就能解决的了,对曾经熟悉的爷爷奶奶家有些忘却了。不过我依旧非常喜欢吃蛋,像妈妈的西红柿炒鸡蛋,爸爸的煎鸡蛋,姐姐炖的各种蛋花汤,街边的鸡蛋饼,早餐店里的卤鸡蛋,还有后来我自己的拿手菜——蒸蛋羹,甚至不同人手里煮出的荷包蛋。但在尝遍世间百味之后,心里想念的还是爷爷奶奶亲手做的那碗朴实的荷包蛋。

可能一碗荷包蛋的营养不比一碟牛羊鸡鱼,可能一碗荷包蛋的口味不比一口山菜海鲜。但是在爷爷奶奶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时,鸡蛋是能在有限条件下买到的最好也最合算的营养佳品,是他们心目中能提供的最珍贵的。无论是奶奶精湛厨艺下的荷包蛋,还是爷爷模仿的荷包蛋,融入了他们对孙子的爱的独到手法,就是最美味的!

别再说什么很忙,“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是时候了,还等什么呢?去爷爷奶奶家,向奶奶讨教讨教,让他们也尝尝我煮的荷包蛋的手艺。

篇二:酿豆腐

贺新国

酿豆腐,是我奶奶的一道拿手好菜。所谓酿,就是将食材的内部挖出一个洞,放进馅料,再拿去煮的意思。比如说,苦瓜丸子,辣椒圆子,都是用这种方式做出来,这些菜,大多是我爱吃的菜。

之前,奶奶经常做这道菜,不知道是奶奶自己喜欢吃,还是大家喜欢吃,反正我是很喜欢。当奶奶买完菜回来,我都在旁边假装喝水,余光落在奶奶的菜篮里,看看有没有肉和豆腐,只要一看到它们,我就知道有酿豆腐吃了。我在一旁看着奶奶做,首先,先用勺子在豆腐中央挖个洞,这个洞需要大小均匀,这是为了。把肉馅塞进去后美观漂亮。奶奶很擅长做这个步骤,只见她用两根手指捏着勺子,用勺子的一边向豆腐切入,手指一转,一个漂亮的圆就出来了。她又捏起一团肉馅,轻轻放入洞中,在用手一抹,上面就平了。然后就可以下锅煎了,火不能太大,太大了会把豆腐烧枯,太小了,煮很久不会定型,当定型之后,豆腐也老了,也不好吃了。所以火候需要适中。最后,加水煮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出锅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一铲子下去舀起来几块,这样豆腐不能保持完整。需要一块一块有耐心的舀出来,豆腐才能保持原来的形状。这时妈妈叫我上去写作业,当我跑上去的时候,一阵香味钻进我的鼻子里,仿佛口中已经含着香嫩弹滑的豆腐了。把奶奶叫我们下去吃饭,我与表哥坐在一起,爷爷一动筷子,我就跟哥哥抢着,把勺子拿起来,都要抢到第一块豆腐,没错,胜利的又是我。为什么要用勺子呢?是因为豆腐太嫩了,用筷子一夹就碎了,所以用勺子才能保持原型。全家人吃着这碗豆腐,嘴巴都在细细咀嚼,要把这美味留在口中,也舍不得吞下去。奶奶笑着说:“多吃点,多吃点,不要怕少。下次你们来,我再煮两碗给你们吃。”一碗豆腐吃完了,里面还有些汤,表哥还意犹未尽,端起碗就往自己的碗里倒,一股香味扑到鼻子里,我嘴里还吃着豆腐,刚咬了没两口,豆腐就滑入我的胃中了。

听奶奶说,她小时候,也跟我一样喜欢吃酿豆腐。后来,家里搞一次厨艺比赛,因为奶奶是女性,需要拿一道菜出来比赛,奶奶是个新手,初生牛犊不怕虎,把袖子以捋,说干就干。放柴火进去的时候,不小心弄出来了一些火星,把新年的唯一的一件新衣服烧了一个洞,奶奶心疼了好久。有时没有把锅子里的水烧干,就把油倒了进去,要知道这样会溅起很多热油,都飞溅到了奶奶的手上,又被油炸出了许多水泡,疼得奶奶直把手放在井水里泡。经过这些困难,她学会了这道菜,拿去比赛。当她拿去比赛时,全部人都观看着她在做,因为这事客家十八酿中最难的一酿,她却不慌不忙,因为奶奶她已经练习得熟练,味道也好,大家都啧啧称赞,最后得了第一名。奶奶现在把这手绝活做出来给我吃。当我离开家去坐车的时候,奶奶总是对我说:“崽崽,在外面要专心读书,要不怕吃苦,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我望着她,一头银的发亮的头发在空中被微风吹动,眼里充满了期望,手也挥舞着,满怀希望地等着我带着好成绩回来了。每当我放月假回来的时候,我跑进餐厅,打开菜罩,里面永远有那碗我爱吃的酿豆腐,似乎是对我带好成绩回来的奖励。奶奶总在旁边看着我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俊不禁,故作嗔怪的语气说:“跟牢房里放出来的一样,慢点慢点吃!”

我吃过外面许多酿豆腐,可都没有奶奶做的好吃。我把这份酿豆腐的味道永远地珍藏在心里。

篇三:冰糖芋头

卿钰丞

“菜上桌了!”妈妈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芋头上桌了,“这是你最爱吃的冰糖芋头”。是的,一碗洁白莹润的汤汁,数块软糯的芋头不正不斜的漂浮在汤里,再配上些许翠绿的葱花,嗯,太香了!“这是用冰糖做的芋头吗?”妹妹用稚嫩的声音问道。我笑了,思绪飘回到从前。

我家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从小学起我却跟我的太爷爷太奶奶住在一块。那会儿,我太奶奶家成了一个“餐厅”,我太奶奶是大厨,而我是唯一的“顾客”,同时我也是一个爱吃猪肉和芋头的“顾客”。于是乎,太奶奶经常买芋头回来变着花样做给我吃。红烧香芋,水煮芋片,芋仔炖猪脚,清蒸冰糖芋……

我还记得第一次吃芋头的场景。那天我放学回到家,菜已经做好了,太奶奶端坐在桌子一边,满脸慈祥的望着我,那条条皱纹如同一朵朵小雏菊从她脸上绽放开来。她招呼我坐下,我一看——一碗芳香四溢的汤里均匀分布着紫里透白,白中带紫的芋头,上面点缀着几颗绿绿的小葱,色彩缤纷,饱满极了。芋头的甜香飘出来窜进我的鼻子里,诱惑着我。我赶忙夹起一块芋头塞进嘴里,瞬间被它的香气包裹住了。好甜,好粉,好好吃!“好吃吧?这是冰糖芋头!”太奶奶笑着说。“冰糖芋头?是用冰糖做成的芋头吗?难怪这么甜。”太奶奶又笑了,她站起来用温暖的手摸了摸我的头:“对,就是用冰糖做的,你喜欢吃以后我天天做给你吃。”如今想来,也实在好笑,冰糖怎么可以做芋头呢?

后来,我升入了五年级,随着学业的繁重我的脾气也越来越大,心境似乎也垂垂暮老了。那天我因为作业质量完成不好,怒气冲冲地跑回家。太奶奶招呼我吃饭,她本是好意,可我却大为恼火,对她大吼到:“没看见我还有作业吗?你自己吃,不要来烦我。”然后自顾自上了楼。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太奶奶敲了敲门,她端着一碗芋头面进来了,煎得金黄的芋头仔铺在白白的面条上。“这是冰糖芋头仔面,让小芋头仔来化解你心中的不快吧”!她的脸满是纹路,眼睛也红红的,显然是刚刚哭过。我的心仿佛被针扎了般难受,我接过那碗面,觉得有千斤重,我艰难地拿着筷子把芋头面送入嘴里,化在心里……

六年级时,我便与父母住到了一起。学业之匆忙使我渐渐淡忘了在太奶奶家享受冰糖芋头的快乐时光了。当我再见到她时已是在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了。她见我来了,用双手艰难地支撑着坐起来,跟我说起了给我做冰糖芋头的种种细节。我顿时醒悟,回想起来我吃了那么多次居然都不知道冰糖芋头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太奶奶僵硬的笑了笑,说道:“我还记得你说的冰糖芋头是用冰糖做的,其实也没错,冰糖芋头既有冰糖的甜,又有芋头的香和粉,怎么不是冰糖做的芋头呢”?我点点头,含着泪握住太奶奶的手,她的手冰凉,再也没有以前给我做菜时的温暖。

现在,看着妹妹好奇的望着冰糖芋头发呆的样子,我不禁笑了笑:“对,这就是用冰糖做的芋头。”妹妹用手沾了点芋头往嘴里送:“嗯,好好吃,我还要,真的是冰糖!”看着妹妹那萌萌的样子大家都笑了,我也不例外。可同时,一串眼泪流了下来,泪中我仿佛看到太奶奶正端着一碗冰糖芋头叫我快尝尝。

冰糖芋头,其实是一种香芋,像冰糖一样粉甜香糯。在我心里它永远都是用冰糖做的芋头,像冰糖一样晶莹纯洁,像冰糖一样含在嘴里甜在心里。

篇四:一碗蒸饺

魏喜庆

平日里,我偏爱的食物非饺子莫属了。周末的早上,总要去对面的饺子吃一碗,好像这才是一天的开始。而饺子更是春节时期必备的一样美食。中国人在春节吃饺子的习俗由来已久,可每年最令我神往的不仅仅是它的美味,是与好朋友们做饺子的快乐。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到姨妈家去过,这时几乎我的所有朋友们都去了那里。每天最快乐的事,除了在泥土上疯跑外,便是在厨房里做饺子了。每年我们都会在此来几次比赛,我虽然不大会做,但是经过几天的“培训”,也总算能做出个大概的样子。朋友们也就摩拳擦掌,准备到厨房的擂台上大展身手。今年我也这么期待时,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的计划,打碎了我们的期望。在全国“宅家”的号召下,我们也没有去成农村。今年的除夕,饺子也是照常做,只不过不是几个依偎在一起的身影,而是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地板上。年夜饭照样丰盛,饺子依旧美味。可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外面的街道上没有一个人,马路上极少的车辆瑟瑟发抖的开过,昏黄的路灯照亮了巴掌大的地方,红绿灯不知为何而跳动,天上看不见一丝光芒,星星也躲在云中,不眨一眨眼睛。机械式地吃饺子的时候,突然,春晚的一声鼓响,把我带向了远方……

“啊,太棒了!我们终于可以去农村了!”我在跳跃着,欢呼着。实际上,我去农村玩的机会很少,一年中除了春节和清明节外,去农村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就算有,也最多是妈妈要去办点公事。相比之下,春节对我的诱惑更大。大半年没去的农村,这时又能相聚了,怎么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呢?此时楼下的车辆蓄势待发,那里满载着我的朋友们,一会儿几台车便在欢笑中起行了。我自然和朋友们坐在了一台车上,大家见到阔别已久的朋友,自然是开心至极。一路上,一个个笑话让我们欢笑不止。城内公路两旁的公路上,到处站满了卖灯笼、红对联的商贩,好似一片红色的海洋。人们大多穿着红色的新衣在这红色的海洋中涌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去农村的高速公路上,挤满了车辆。

一小时后,大家的笑声还未停,笑话故事还未讲完,我们便如瞬间就到了目的地。姨妈早就把院子里布置的喜气洋洋的,房檐上到处挂满了红灯笼,每扇门上都贴上了一对春联,我们一拥挤下车辆,也不管身旁的行李,便往广阔的田野跑去。姨妈的房子在一个土坡上,下面便是无尽的田野。在这样一大块田野中纵横着无数条窄窄的小路,它们把这样一块大田野分成几百个正方形。正方形里种植农作物,我们首先便跑到这里去玩捉迷藏。直到日沉西山,我们才回到家中。此时厨房里香喷喷的,亲戚们正在忙活着做年夜饭,这时我们才想起了做饺子的事情。于是,洗净手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跑到厨房去。大人们一看见我们的到来以及我们“疯狂的企图”后,不免大吃一惊。经过他们的同意后,我们便拿了一些面皮及肉馅去。于是比赛正式开始,大家把内馅分为四个部分,面皮也分为四等份,谁最先做完饺子,且比较精美,给评委——大人们品尝后,谁的满意度最高,谁就获胜。这时,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地做饺子。饺皮在每个人的手中飞快地变换着,眨眼间,一个饺子就做成了。最厉害的可要算堂姐了。只见她飞快的从饺皮堆中抢出一块饺皮,铺在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另一只手沾水,溅到的水还没落入水中,他的手便已到饺皮上了。之后,肉馅已被舀在饺皮的中央了。再把饺子皮的两端合上,最后在饺子开口处按几下,一个完美的饺子便诞生了。那饺子不肥不瘦,头上的褶皱,就像海上自由的波浪。看来看去,真是诱人!恨不得一口咬上去。可自然也有一些“凑热闹”的孩子,他们也只能在旁看着。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在我的那些虎头虎脑的饺子中多了几只异常完美的饺子,问到旁边的一个年龄较小的朋友,他说,这是他送给我的,这可就奇怪了,他好像手中没有面粉啊。过了一会儿,竟又多了几个,于是我就边做饺子边暗暗观察着,没想到这是他偷偷从堂姐那里“偷”来的,我连忙给她道歉。这时,堂姐欣慰地笑了。最后,我们终于端着香喷喷的饺子进客厅了。这时的客厅里挤满了人,摆了几张大桌子,十几道饭菜好像还不足以招待这些客人们,所有人都在谈笑。这时,我们也走入了这快乐的气氛中,菜上了一个又一个,饭打了一碗又一碗,饮料喝了一瓶又一瓶。我吃着饺子,甜蜜地笑了。

突然妈妈一声喊起:“吃完饭了就收菜啊,还愣着干什么?”这时我才回过神来。我觉得有他们陪伴的饺子宴,真好!

愿来年冬天,我们再见!

篇五:冬日糖画

赵佳欣

记得上小学那会儿,这一些甜的零食可感兴趣了。而且学校大门口几乎都是店铺,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零食是必不可少的。每次放完学一买就是一大把,然后开开心心的回家去。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糖画。虽说是糖画,其实我也不知道这类糖的名称,只是那位老人用融化的糖在大理石上画出来的东西,姑且就叫糖画吧。老人每天都会在固定的地方,他不像别的小摊那样吆喝,也不会像他们那样有各种各样的东西。老人只是挺直了腰板坐在那里,静静的刻画着他的手艺。我每次一放学,无论要买什么东西,糖画总是排在第一位。每次选模板的时候,他会给我们一个牌子,让我们选要画哪些东西。牌子上是十二生肖,还有一些动物和植物。而我每次都会选择蝴蝶,因为模板上蝴蝶的模样画的极好,简洁却不单调,一看就吸引了我。而老人每次画完之后,都会叮嘱一句:“不要咬哦,要慢慢的舔,含在嘴里。”声音轻缓却又浓厚。而我每次都会照着做,轻轻地舔,细细地品,仿佛是人间至味。

那是在一个冬天的放学后。跟妈妈约好放学接我。当我满怀期待的跑向门外,却找不到妈妈的身影。北风一阵一阵地刮,树叶满地打着旋儿。这时,那位老人推着他破旧的车来了。老人一来,那些小孩子像是蜜蜂找着了蜜,争先恐后地跑过来,生怕下一秒糖就没有了。老人看着这么多孩子都往他这里跑,说:“慢点,慢点,这里有很多的,不要着急。”说完就呵呵笑,让原本很严肃的脸变得温暖无比。看着老人笑了起来,孩子们也就肆无忌惮地拿着牌子点起来。“爷爷,爷爷,我要这个大龙”“爷爷,爷爷,这个熊猫好好看呀!”“爷爷,爷爷,你画的好好看呀”……老人在一片欢呼中,乐呵呵的开始画起来了。

只见老人拿一根圆勺,将一整块糖放进圆勺里,然后将圆勺放在已点起的小火之中。融化之后,老人慢慢的将圆勺拿起,照着模板的样子,将糖从圆勺倒入大理石上。老人的手在空中挥舞着,他非常认真,聚精会神地勾画,感觉在完成一副著名书法的模样。孩子们也跟着安静了下来,瞪大了眼睛看老人的动作。他的动作是变化分明的,动作一会儿快而锋利,一会儿慢而绵长,身体也跟着摇摇摆摆,有一副大师的样子。大理石上的糖像是听到了老人的命令,自然而然的勾勒成线条,像提前约定好似的,一条庞大魁梧的龙栩栩如生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最后,老人拿一根竹签,将竹签印在糖中。“哇哦!”孩子们惊叹的叫喊道。老人又对他们说“要慢慢的舔,不要咬断了哈。”说完又笑呵呵的,脸上的皱纹挤在一团,却显得很慈祥,瘦弱的身体也随着笑抖动起来。

我看得如痴如醉,到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之后,我才反应过来,我的妈妈还没有来接我。心里的落差慢慢的大了起来,大家都回去了,这我还在这里。一阵寒风吹了过来,冷得我直打哆嗦。妈妈不会把我给忘记了吧?妈妈会不会是出什么事情了?我让自己别胡思乱想,但是还是很怕。树叶子都掉光了,落在地下,成为了大地的伴侣,风将它吹了起来,又将它抛弃。周围又变得冷冷清清,与卖糖时的情景截然不同。可能之前是暖色系,现在又变成了冷色系。在这一片安静中,老人突然有了动作。他将剩下的糖舀了起来,慢慢的在大理石上倒,与之前也不一,他到的很慢很慢,在这一片凄冷中,那姜色的糖倒有一种温柔绵长的感觉。因为倒的慢,所以糖显得很厚。看着糖画慢慢的诞生,担心与紧张也慢慢的被抚平了。但是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为什么老人还要再做一个糖画呢?我不解的看着老人。做好之后,老人将糖画放在了盒子里,起身把东西都收拾好。我心里不由得叹气,老爷爷也走了,就真的只剩我一个人了。但是临走前,老爷爷突然向我的方向走来,他离我很近,走两步就到了。手上拿着金闪闪的糖画,竟然是一只蝴蝶。他捏着竹签,低下头,弓着腰问我:“小姑娘,要不要糖啊。”面对着扑面而来的甜蜜气息,糖画显得可口美味。但是没有带钱,我只能不好意思的说:“但是我没有带钱,所以不能吃。”老爷爷突然笑了,一笑就跟他严肃的脸截然不同。“那这个送给你吧,你经常来我这里买耶。”看着老爷爷那慈祥温柔的脸,手就已经伸出去了,但是想到妈妈之前告诉我的,不给钱就不能乱要别人的东西,我还是收了回去,说:“我不能不给钱就要您的东西,没关系的,我妈妈马上来了。”老爷爷他又笑了,他似乎很喜欢笑。“这是最后一个了,我不喜欢吃糖,会浪费的,所以送给你啦。”当时本来就特别想吃,听到这句话,心里顿时有了底气,便接过爷爷的糖,开心的说道:“谢谢爷爷!”老人看着我拿到了糖,便又笑着离开了。他推着他那辆破车,虽然很破旧,但是是很干净的,很纯粹的美好。

现如今,在街上我已经很少看到这样的手艺了,有的都是包装好的,没有了烟火的气息。

那个冬日的黄昏,我吃着甜甜的糖画,目送老人离去。老人瘦弱的身体显得很高大,他将糖画的温暖,带到孩子的心里。

篇六:黄巧肉

唐健翔

有一道菜,平日不见其踪影,但每逢新年定会盛满一锅;分量特别大,但饭局结束必会无影无踪。它就是永州的传统美食——黄巧肉。

黄巧肉,顾名思义,外表定是黄灿灿的,制作方法很巧妙的肉类,但它既不黄,也不巧,并非肉,颜色偏棕,方法简单,仅仅是将鸡蛋和面粉和在一起油炸。刚炸出来的黄巧肉,外壳酥脆,内部细滑,香甜可口,味道美分量多,让人吃着手里的看着锅里的。老爸每次都在年前做一大堆,而我就在锅旁,看起来是在帮忙,其实是在狼吞虎咽。可等它冷了以后,酥脆的外壳软趴趴的,压根嚼不烂,细滑的内部也变得不再松软,除了一点细若游丝的香味,再无其它。每当这时,我便会无奈地离开老爸,上床睡觉,一遍遍地回味黄巧肉的滋味,在满是口水的枕头上入睡。

冷了之后,没了味道怎么办呢?这时就要交给奶奶,她先将水烧开,趁热加入葱、蒜、姜,再将五花猪肉切碎,放入黄巧肉,我在一旁一边看一边偷吃:1、装作路过2、暗渡陈仓3、东张西望4、下手为强5、逃之夭夭。躲在一边享受得手后的喜悦和食物的美味,然后故技重施,弄的满手是油。终于,一次次的似曾相识燕归来后,奶奶发现了我的诡计,给了我一大碗黄巧肉,不久后,一大盆黄巧肉就出锅了,这时的黄巧肉已浸满汤汁,不再酥脆,而是变得Q弹。一口咬下去,嘴巴里就会充满汤的鲜与黄巧肉的香,但我一点也不想吃,刚刚吞下去的那一大碗半生不熟的黄巧肉填饱了我的肚囊,让我对眼前的这盆菜无计可施,还有比这更残酷的惩罚吗!

每逢新年,吃饭时大都有黄巧肉,于是老爸每次去拜年我都要跟着(虽然大多拜年只是打个招呼,蹭不到饭),但老爸碍于面子不肯蹭饭,只有极少数成功的例子。要是奶奶煮了黄巧肉,我也不敢多吃(都是家里人,怕丢脸,拜年的人不认识,不丢脸),只敢吃几块,装一个成熟的孩子。但奶奶总会看破我的心思,往我的碗里夹上几块大大的黄巧肉,禁不住诱惑的我便开始大快朵颐。

也并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黄巧肉,只要有短时间必须吃完的鸡蛋就行,换句话说就是不小心把鸡蛋都打破了(自己也会被打)。那是一个淅淅沥沥的下午,我扛起一袋袋鸡蛋,路边的水坑映射出我矮小的身躯,专心于举起鸡蛋的我并没有看见前面的西瓜皮,随后,我身体向后一倾,鸡蛋哗哗落地,蛋清与蛋白洴裂而出,满地狼藉。那天晚上,我体会到了黄巧肉的香和衣架抽打的痛。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希望父母自己把鸡蛋打碎,让我兼得熊掌与鱼。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东西在离我远去,只有这一份黄巧肉的味道,我永远铭记。

篇七:爷爷的小炒牛肉

蒋宇航

陈旧的照片上映着一老一小温馨打耍的画面,而在一老一小的身影后面是一盘再平常不过的小炒牛肉……

刚上幼儿园那会,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牛肉也是如同钱财一样的宝贵,虽然常有一些荤菜,但终究仍旧以素食为主,荤菜辅助。又因我爸妈在乡下工作,不能常常回家做饭,奶奶几乎终日在外打牌,不见身影,于是乎,炒牛肉的“重大责任”,自然的落在年迈,但还硬朗的爷爷身上。

那时觉得那些蔬菜并非不好吃,天然绿色蔬菜也不知吃了多少,但蔬菜带来的能量却无法满足我如同无底洞的胃,因此肉还是我的首选之物,可是那时候我连野生猪肉和蛇肉都吃过,所以实在有些小不稀罕,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

自然是我的“万能”爷爷炒出的牛肉了,这个乃是爷爷从市场上千挑万选的牛肉,到吃午饭的时候,便在我满是唾涎的眼中露一手给我这个“食肉动物”安安发出的响声的肚皮。“牛肉吃了不长胖,还能长高哦!”爷爷,这时总是这样得意的对我说,但此时爷爷又转向我说:“你不能多吃,吃多了会吃腻了的。”但其实我早“趁人之危”,偷偷的用筷子夹了小半碗的美味牛肉,已经吃了不少饭了。

当我在外面溜达,在大街上的匆杂人群中如鱼得水似的肆意游荡时,爷爷总是会大发雷霆,怒发冲冠,他先是笑呵呵其实是笑里藏刀地找到我,然后对一脸懵逼天真的我神秘的说:“今天又有牛肉哦!”刹那之间,我的眼中绽放出万道光芒,方才玩累的的身体顿时充满了力量带着对牛肉的向往,像箭一般似的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去。一看,本应该摆放着美味牛肉的桌子上空空如也,只有一根带杀气和冷洌的竹棍放在桌上。于是乎,我悲催了。

当我吃了美味的竹笋炒肉后,想要哭天叫地喊父母时,爷爷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像变魔术似的,从身后端出在我眼中似乎发着金光的一盘菜,没错,那正是我所心心念念的那一盘平凡不过的小炒牛肉。看着那一盘诱人的菜,身上疼痛,早已忘却,留下的,只是那对美食不懈的追求。此时的我破涕为笑,张开自己长半尺的嘴巴,便将桌上的饭盒菜一扫而空。爷爷也笑呵呵的看着我吃,似乎我吃饭的样子十分有趣味。

小炒牛肉,顾名思义,是稍微炒牛肉,使牛肉锁住汁水,但爷爷炒法并不一样,他别出心裁地加入大量辣椒,三勺盐,加入芹菜,以大火快速翻炒,五分钟后,一股鲜辣的香味,便直冲击鼻中的感受器,我恨不得当即吃上三大碗,因此,每当客人上家里头来,做客吃饭时,啊,总是会笑呵呵地显露上一手,此时的我就会像小猫似的溜到客人的旁边,不夹到一点牛肉,我就会誓不罢休,像只吵闹的饥饿的小鸟似的对着牛肉叫嚷着。

逢年过节,除收红包这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之外,便是期待着年夜饭那一盘十分受欢迎的小炒牛肉,当大家夸耀这盘牛肉炒的好吃,爷爷总是会乐红了脸如同关公一般,虽然此时的他并没有尝到一点自己炒的牛肉,但我看他脸上的神色,他的心中似乎跟吃了蜜一般,随后便吆喝大甲喝酒吃饭,而我呢?就在酒席旁的小桌子上,静静地细细品尝着我“偷”的爷爷的小炒牛肉。

后来爷爷离开了我,从此那种特殊的味道便散失在我的味蕾之中,酒店中的味道也无法满足我挑剔的肚皮。妈妈由此接掌上烹调牛肉的责任,牛肉的味道也与以前大致大相径庭,妈妈做菜主以清淡的味调为主,于是牛肉的味调开始平淡下来,少了以前的热烈、狂放。而我,现已迈入了初中的大门。

如今物是人非,不知怎的,不管相遇怎么样的美食,心底却总惦记着爷爷的小炒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