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中学生水平的言情小说800字作文

不治之症的早逝少女,凄美无奈的爱情,生离死别的亲生母女,生世之谜,一见钟情,终生不渝,中学生言情小说的主要元素都齐全了。
  不用去查作者的生平便能猜出,她必然是女性,穆斯林,北京人,且是玉器业内人士。
  自传性质的小说也有很成功的。但此书一看便是。。。。
  在这部小说里,穆斯林只是画布背景,换幅别的也没什么区别。
  苏曼殊至少还曾写过“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书中的玉器行也类似。
  核心情节都与信仰或行业无关。
  突然而起的昏厥、受伤、疾病、死亡,都表明了作者情节构造的无力。
  男女主人公的恋爱是源自象牙塔里的校园生活,什么翻译鲁迅更是标准的中学生文青情怀。与回民家庭、经商家庭、玉器行家庭背景无关。
  决定全小说的重要情节转折,都是世俗人情而已。
  韩子奇与冰儿相好,首先是大房不能容得丈夫出轨,再次是丈夫与自己亲妹相好更添刺激,最后才是“再说了,古兰经也说了不可同娶姐妹二人”。
  韩子奇感到的为难与愧疚,首先是无法与发妻交代,然后是为了那安逸的世俗生活,又转投发妻怀抱,任由冰儿出走。如果真感愧对真主,一开始为何无愧疚?临终写到愧对真主,愧不愧又怎么样呢,反正就是死了而已,与剧情无关。穆斯林不是可以取四个老婆吗?但是要对四个老婆平等相待。这怎么没写呢?对冰儿有愧吗?有愧又怎样,隔了那么多年才想去打听一下下落,信被天星烧了,烧了也就烧了。
  男女主人公的恋爱被阻,是源于母亲的强势控制欲,觉得师生之恋有伤风化,教门相隔正好是个拉来用的现成借口而已。作者啊,你这样写有辱信仰啊?
  女主出殡,男主去“试坑”,其实现场除了哥嫂,别人都不知道男主是汉人。作者自己放弃了信仰冲突的情节。
  看看伟大的小说,《复活》、《巴黎圣母院》,信仰是怎样地改变人的生命,改变人的命运?
  还不如说,当时的时代背景,更配得上当一张画布,至少对剧情是有影响的。老北京琉璃厂的商业格局,横跨亚洲与欧洲的二战年代,文革时代,老侯后人的反扑导致了家族的彻底败落。郑晓京那个角色也挺有意思的。但是这些都和穆斯林信仰无关。建议书名改为《北京往事》之类的稍微相称些。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中学生水平的言情小说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