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杯C组]若有来世,我愿化作一只猫2000字作文

夕阳西下,暮色笼罩下的的傍晚,光景宛如昨。

[为学杯C组]若有来世,我愿化作一只猫2000字

夕阳的残霞染红了天边,当蔚蓝的天穹最后一缕暮光零落肩头,静静伫立于前;一抹黯淡轻渲,在那向西的红轮中,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它……

拼命地去追寻,去追寻,轻盈的脚步不再有节奏,前路漫漫,繁扰的沙石羁绊了追寻的步伐,努力地想挽留住最后一缕暮光,然而,渴望所带给我的,却只有漆黑的夜幕与无尽的怅惘。

有时,命若琴弦。

若有来世,我却愿化为一只猫……

光华还得追溯,追溯至心灵的那块田地……

悠悠地乘着爷爷的电瓶车,将沉重的脑袋倚靠在爷爷依旧宽厚的后背上,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喧哗的城市在桥的穿梭下,朦胧的鱼影中,被清甜的空气净化为了宁静的乡村。谁说,乡村不好呢?遥望湛蓝碧天,兜着旷远的风景,撷一缕清香,采一抹凉风,仿佛与自然融一,在指尖享受着乡村恬淡之风的触摸。

“汪——汪——”顺着风儿的伴随,大老远的就听到了几声犬吠。莫问,这一准儿是我们家的了。只见它叫了几声,似是瞅见了爷爷的车子,戏剧性地由汪汪大叫变为了摇头摆尾,这孩子啊,总是同我一样的记忆力不好。

“回来啦!”随着狗的叫声,跨门而出一位农村妇人,身着早已不时兴了的衣服,头也像是几月未染,花白已爬上额稍,“怎么这么晚呀,都等好久了!”

于是,繁重的书包便被重重地搁在书桌上。

平时,我一向是最先着眼于作业的,只是今日,我的视线却四处流连……

黑暗的角落一下子被明亮照射。一方朱红色的大方桌,也许使用了几十年的缘故,鲜艳的朱漆早已褪去,只剩些边边角角的余红。热气腾腾的米饭从灶边搬到了方桌上,奶奶和蔼地向我递了双筷子,细心地向水中过了过,递给我。

接过筷子,眼前是一大桌丰盛的菜肴,灯下,它们如水晶般熠熠闪光。

“对了,那只猫听说被宏杰家的狗咬死了!”奶奶边嚼着饭便对我们闲话道。

原本停留于佳肴间的筷间停止了挥舞,“哦,是吗?”

我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声音一下子降低了,筷子也无力地搅拌着碗中的米饭。

“可怜嘞!小弟(我的伯伯)好像说那只猫被咬得血肉模糊的,作孽嘞!”奶奶用土话讲道。

我的心仿佛一下子坠落了,如折翼的天使从天堂坠往地狱。

我家呆了13年的猫,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吗?

生命,就如此脆弱?

灯光依旧,只是几秒前与几秒后,心情却迥然不同。

“那只猫,在哪儿?”过了许久,缓缓抬起疲惫的头,无力地吐出几个字。

“不晓得。总不过被丢在路边吧。”

“在哪里?我要去!”我的焦急来不及掩饰,筷子已被坚决地拍在桌面。

“唬呦~~到哪里干嘛呀,人都没有,脏死了。小弟那只猫也没什么好看的。”

眉头微解:“什么?你刚才说的是哪只猫?”

“小弟的!听他说,宏杰自己家的猫也被自家的狗咬死了。我们家的,听说自己一瘸一瘸走到别的地方了。”

呼——长长的呼了一口气。瘫坐在了椅子上,闭起眼睛,静静地回想起了自家的猫刚来的情景。

照理说一个孩子长大后对自己儿时的事是大抵忘却的,然而,每次我却总能想起三岁时那一幕。那时的我,天真幼稚,没有长大后的忧郁,退去文静的外衣,也许,我便只是我,也曾如寻常孩童一样活泼,也许,每个孩子在童年时,生性都是活泼,只是所处的环境不同,因而长大后的性格也不尽相同。

当时,我家的一只大花猫走掉了,因此奶奶不得不去舅公家要只小猫来。说也奇怪,我竟对那只大花猫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初见它时,它还是一只羞涩的小猫,见人的眼神也躲躲闪闪;奶奶便拿了一只装橘子的水果网袋将这只小家伙装了进去。浑身花白相间的毛色,冷不丁一瞧,还真像橘子呢!

回家后,奶奶慢慢将它系在那只红木桌子的右前桌角,它竟也安静的伏在桌角……

有时觉得,对这只猫,自己是有些喜怒无常的。尽管每次心情不佳时,她乖乖的爬到我的腿上,我却并不是那么耐心地抚摸它。

有时静静地躺在床上,脑中不经意间冒出这样一个问题:这只猫在冬天趴在我的腿上,究竟是友好,还是为了取暖?她年迈,我知道,我们相处的日子已不长。从幼儿园至小学,从小学至初中,她伴我走过欢笑,走过落寞,听过我告诉她的幼时的幼稚的想法,听我诉过小学的如意或不如意的人和事,我的懵懂,我的成熟,她便如人生的半部书,勾勒我的美好……她有很多孩子,可每次她总只能与她的孩子见上几面,便与其相隔,拳拳爱子心,我懂,却无能为力;这一次,她终于能留下自己的孩子了,她高兴极了,可劲儿的爱护它,不使它受我家狗的欺负。她知道,她去日无多,落寞地环顾四周,她回到了我的房间,亲昵地蹭我,那是最后的相逢,我却因心情不好而将气撒在她的身上。她走了,一个人,望过自己的孩子安然无恙后,走了,走的潇洒……

若有来世,我宁愿化为一只猫。眼前的,是她的孩子,夕阳映染,我仿佛依稀从它的不谙世事的眼眸中看见了那双熟悉的眼睛……

夕阳下,我看见,一只毛色黯淡的猫,披着沉暮的余晖,渐渐走向黑夜……

高一:李倩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