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图兰朵》观后感作文

大多数软件公司多有一个部门,叫本土化部,用来做外国软件的本土化,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部歌剧,也可以说是张艺谋针对中国观众做出一系列的本土化,我就想说说我理解的张艺谋对《图兰朵》这部戏做出的本土化。

歌剧《图兰朵》观后感作文

出于暑假充实自己的想法,我找到了张艺谋版本的歌剧《图兰朵》,并且对比观看了部分西方版本,对比两版以后我得出了以下观后感

其一,张艺谋是对中国观众观剧体验的一次本土化,因为我自古以来是没有歌剧这个剧种的,虽然说出现过音乐剧,可是这和歌剧还是有区别的,张艺谋这次将歌剧搬进了中国,从摄像机的一瞥中可以看出,赶集般的观众涌入了鸟巢,鸟巢上坐的满满当当的,可以说这次张艺谋的的行为,就是对中国观众观剧体验的一次本土化。

其二,张艺谋的《图兰朵》的重点在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我觉得这种结局就是一种对本剧的中国本土化,我国的剧多为“大团圆”式的结局,比如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二人的化蝶,和《花木兰》中大将军和木兰的美好结局,都能看出中国观众对美好结局的期待。

可是《图兰朵》的原著和我国的《红楼梦》一样,并不是一个人写的,剧作家普契尼写的前一半,阿尔法诺续写的后一半,普契尼在柳儿自刎之后放下了笔,我甚至大胆的推测,普契尼在文中设置的主角并不是公主也不是卡拉夫,而是这个仆人柳儿,我们可以看出柳儿其实是深爱着卡拉夫的,但是她最终的命运却是为了帮助心上人守住秘密,成全自己的心上人,抵住了严刑拷打,在强烈的心理斗争之下,自刎来帮助王子去追寻公主,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人,在这可以看出,柳儿的品质和对卡拉夫的爱是高于图兰朵被卡拉夫感动后的爱情的,所以说张艺谋版《图兰朵》在剧中稍稍削弱了柳儿的比重,突出了大团圆结局的安排。也就是说张艺谋的安排将图兰朵被感动的爱的比重放在了第一位,而将柳儿奉献的爱放在了第二位,可以说这一点是在大环境上满足了中国观众对美好结局的期待。

其三,对演员妆容与舞台的本土化,本剧上暖色多采用大黄大红这种中国传统的皇家颜色,冷色也采用黑白这种中国传统颜色,可以说本剧的演员服饰不亚于京剧的传统审美,还有对舞台的布局上,从背后皇宫的瓦砾轮廓上,王子敲击的大锣上,王子使用的擂鼓锤上,所有演员的衣着上,都显示出了张艺谋对该剧的本土化,角角落落里无处不透露出中国的传统之美。

其四,对剧中主角的中国本土化,先说图兰朵:张艺谋对图兰朵的塑造上,强化了她的爱而不是她的恨,从图兰朵的身上张艺谋表现出了爱最终能战胜恨,爱可以战胜一切,相较于国外的版本,张艺谋的版本剔除了公主的凶残、阴暗、仇视等方面,这样做我认为满足了我们中国传统故事中公主的形象,而不是西方故事中的公主形象。

再说皇帝,当图兰朵企图反悔的时候,其父皇要求女儿要信守诺言,国王的做法正是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这也是我国中国传统国王的智慧温和而正面形象,例如:“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康熙”而不是西方传统故事中那种昏庸国王的形象。

张艺谋对卡拉夫的本土化中,除了卡拉夫自身的优良品质,我觉得张艺谋还赋予了卡拉夫一种特殊的气质:“坚韧”,这种坚韧在别人劝阻他的时候他一直坚守自己的本性,这种中式的坚韧和原著中西式的坚韧是有区别的

张艺谋对三个大臣的本土化,三个大臣显得不是那么的招人讨厌,反而给人很亲切,有点像王刚老师饰演的“和珅”的形象,虽然不算是正派角色,但是让我们讨厌不起来,并且三个大臣还表达出了自己有告老还乡的想法,这仨人的本土化可以说是很成功的,属于透着可爱的反派,而不像西方版本中那种纯粹的坏人。

再说说对柳儿的本土化,柳儿的本土化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同上文说道,柳儿在本剧中的形象有所弱化,相较于西方的版本,柳儿显得不是那么有主见,给人感觉柳儿还是把自己当做一个仆人,而不是一个家人,这个仆人的形象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主仆有别的一种表现,可以说此处的本土化我有争议。

最后说说对配角的本土化,对配角的本土化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个就是开头过场时,那个舞蹈的小伙,说是舞蹈,其实融入了很多的武术的元素,可以说将中国的国术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第二个就是有一帮围着卡拉夫跳舞的白衣女子,跳的是中国的传统舞蹈和水袖,给人感觉中国风和中国范十足。

可以说这部《图兰朵》是一位穿着中国衣服的外国姑娘,而张艺谋仿佛是一位精巧的裁缝,用一针一线的中国材料,让这位姑娘更像中国人,可是这位姑娘从本质上还是外国人,所以我还是希望我们的张艺谋有一天能够导出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歌剧,我们自己的《图兰朵》。

看完歌剧以后,是太阳正晒的时候,我觉得此时应该下一场,无论是悼念柳儿的眼泪,还是说对美好事物赞颂。对啊,这个夏天太需要一场雨了,需要这场雨来对美好事物赞颂,无论是柳儿和卡拉夫,还是图兰朵对卡拉夫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