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推荐10篇)作文

篇一: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推荐10篇)作文

物来顺应,当时不杂,未来不迎,既过不恋——题记

读古语:学而优则仕。

本意是学有余力就去做官,而当今的解释大抵是指学习成绩优异,提拔做官。这一点在大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年少光华中并无体现。这不禁让我茫茫然了……

科举之于曾国藩,似乎带着敌意。书中说曾国藩天资平平,考个秀才,屡试不中,被乡里人笑话,于是愈挫愈勇,愈发的发奋了,最后竟然进了翰林。而全书阅尽,颇有感触之处,却并非曾国藩之勤能补拙,而是他人生千番阅尽之后为人处事的智慧。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最打动我的,一言以蔽之,便是推权让位,择人交友。

一位重臣,之所以“重”全凭的是“权利”与“地位”。震撼我的所谓“推权让位”在我看来更可以看作一种态度。曾国藩的态度与老子和柳永不同。老子所谓的与世无争,与柳永的那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都不符合曾国藩“以退为进”的思想。这不仅限于推权让位,而像极了一种哲学思想。曾国藩创立湘军以灭太平天国,无疑是他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抹。而其过程中所遇艰险或许只有他自己,孤身品尝。同治三年当湘军终于攻破南京,算得上苦尽甘来。与常人相异,曾国藩异常冷静。他精通易理,读《易传》: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他参透人心,深知朝廷有所猜忌,因此越是辉煌,越是该清醒,趋吉避凶。它自剪羽毛,奏请兄弟还乡,裁撤湘军,急流勇退,自身得以保全。都说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科考的不绕弯子,不走捷径,以涓涓细流,致水滴石穿,功成名就时审事详明,处事果断,使自己全身而退,这般智慧,或许就如书中所说:将权位二字,退让少许。

古人是特重交友的。《聪训斋语》有言,曰:人生以择友为第一事。曾国藩是深谙此道的。在湖南乡下时,他常因交不到良友而苦: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不惟无益,且大有损,习俗染人。所谓鲍鱼之处,亦与之俱化也。到京师后,交友广泛,常是一起,吟诗作赋,听戏下棋,日后升迁迅速,想必也少不了朋友扶持。而更令我好奇的是,曾国藩如何得以交良友?要诀便是要广泛结交,肯于付出,急公好义。他与陈源兖的友谊令人动容,当陈源兖大病一场,他便天天盼望通宵达旦。短短数语,或许根本无法描述他们之间的友谊与曾国藩的肯于付出,真心相待。再一个便是穆彰阿,算得上其座师。虽无所建树,但着实惜才。多次推荐曾国藩,也曾暗中帮他升迁,称得上是曾国藩的伯乐。而曾国藩却并未与其走得太近,很有分寸,以至于之后穆彰阿倒台,他却未遭牵连,处世之道,不得不令人叹服。

苟无自身为人处世的智慧,绝无可能屹立于历史之巅,俯瞰众生。曾国藩,一如那坐于老树之下的宿儒,将自己的处世之道。遗以后人受用。你我皆是莽莽红尘之中之过客,天地逆旅之中之行人。仰望圣人之智慧,精进自我之人生,方可于尘世浮华,现代社会中如鱼得水,收放自如,纵使前路深渊万丈,亦可微笑面对往事。

为人处世之智慧实是人生之根本,唯此,方可开出绚烂的人生之花。推权让位,择人交友,诚不谬哉!

篇二: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第一个字是忠。

曾国藩是典型的浸润在儒家思想中、由科举制度选拔产生的官员,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臣事君以忠”,为大清帝国殚精竭虑。

他在做京官期间,十年七升,傲视群曹,从一个普通进士迅速成为副部级官员,这在晚清极为罕见。如果他追求的只是功名,那么只要像同时代的官员那样,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原则,因循疲沓,苟且偷安,就能安安稳稳地守着自己的官位。但强烈的爱国情怀,让官场得意的曾国藩郁怀如焚。在因循懈怠的政治气氛下,他数次上疏谏言,试图改进官场作风,因此得罪了众多京官,甚至激怒了咸丰皇帝,为自己原本平顺的仕途增添了诸多障碍。

带领湘军攻下南京后,他没有恃功自傲,不仅让自己的九弟曾国荃回了湖南老家,还向朝廷请示——我没那么大的功劳,不要给我升官。对国家的忠诚,可见一斑。

曾国藩不仅自己始终贯彻这个“忠”字,还把忠诚教育贯彻到军中。他深知依靠“武弁(biàn)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的大清军队,要打败太平军是不可能的,因此练兵时首重给军队注入“良心”和“灵魂”。他在中国军事史上,首先发明了“政治教育”,创立湘军之后,每逢三日、八日,都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他亲自训话,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不得扰民。正是这支武装到思想的军队,彻底剿灭了太平军。

由此可见,我们开展队伍思想教育,强调政治建警、忠诚铸警,意义重大。

第二个字是学。

萧一山在书的引子里写道:“曾国藩的事业之成就,完全由学而来,无关乎命运,今昔人的议论都是一致的。”

由于大兴文字狱,导致清朝的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形成了热衷考据的风气,天天考据各种历史上的书,最后就比谁肚子里考据的这些学问多,比谁认识的字多,比谁解释的字更全面。

曾国藩逆流而上,他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学习的内容涉猎甚广,不仅学儒家经典,还学军事、科学、历史、风水,为了治好眼病,甚至还学过气功。

萧一山评价曾国藩治学的方法,是“由博返约、由约返博,兼归纳演绎而为一”。他的思想体系,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这么一个演变过程。年轻时像所有修习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样,想做圣人;而后经历了官场沉浮、沙场生死,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个曾经世人眼中的平庸之人,终成通才、奇才。

这让我想起骆驼和兔子理论。骆驼知道自己要穿越沙漠,就会储存许多的水、长很多肉;兔子则每顿只吃一丁点儿,剩下的物料途中再补充。读后感·积累显然很重要,但光积累不实践,这些积累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仅要广泛学、深入学,更要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在提升个人能力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执行力和效能。

第三个字是恒。

我们刚才说,曾国藩通过“终身学习”这条路径,终于成就大业。这个路径意味着以中人之资,人人可为,但最终成之者甚少,关键就在于一个“恒”字。

篇三: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物也已。岂唯我国,亦全世界不睹之大人也。”这是梁启超评价曾国藩的一句话。拜读完《曾国藩传》,我逐渐了解了曾国藩61年的人生的艰辛、苦楚,与奋斗中铸就的篇章。纵使他有负面的性格缺陷,其对国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仍值得称道。

从湖南的边缘山村走出,考7次科举终于斩获进士,官至二品。而后在国难当头之际弃笔从戎,自建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做出卓越贡献,为清朝鞠躬尽瘁,终在两江总督之任上病死。短短几行字,概括了他苦难的一生,但无法概括他的精神。

大凡提到曾国藩,很多人想到的是“拙”。从十六年寒窗苦读落榜六次还被考官评价为“文理不通”,与后来围攻安庆时采取“修墙”的笨拙作战方式,还是传闻中比梁上小偷背书更慢的故事,都可见曾国藩的“拙”。然而,笨拙并没有阻拦他的步伐,反而成为了他独特的优势和契机。因为他时刻督促自己坚持,用矢志不渝的态度和毅力攻克难关,他造就了一手创办的湘军的坚定的信念与战意,拥有大心脏、大气度。才能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

曾国藩之所以成功,还因为他的“律”,即严于律己,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每日读经卷,记日记,总结工作。这个习惯伴随了他一辈子。他在日记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改正,这种方法放在现在依旧难有人长期坚持。在被咸丰皇帝解除兵权中的几年,他不断反思,意识到自己锋芒过露,总是怀有强烈的道德优越感,办事过于耿直,容易引起反感。于是他改正自我,再出山时,待人接物,判若两人。正是这种自省的习惯,曾国藩身上的弊病能日益减少,最终向他梦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转变。

另外然我感到钦佩的是曾国藩“忍”的能力。初建湘军时军人抱怨不断,甚至把事闹到了巡抚衙门。但即使他成了湖南官场的笑话,许多人落井下石,可他留下“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话,选出一千多人带去衡阳,一心练兵,形成了湘军的雏形。试想如果当时他直接对薄公堂,也就不会有后来名垂青史的曾国藩了,只有他经历了靖港惨败,九江惨败,忍辱负重,才有后来一场场的大胜。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是逆天改命的过程,也是不断斗争的过程。他与新任的咸丰皇帝斗争,不断违背君命作战;与自身的笨拙斗争,真正诠释了“勤能补拙”的道理;与曾经看中但恩将仇报的沈葆桢为军粮之事斗争;和自己身体的孱弱斗争。昔日讥讽过他的人,最终看到了他在不断斗争中崛起,成为晚晴四大名臣之首。

当然,曾国藩也并非完人。在攻打太平天国运动时对士兵过于残忍的杀害,处理天津教会事件时对英法列强的偏袒,被很多人视为卖国的行径。但无可否认的是,他在反抗中国的没落和对洋务运动等强国运动的贡献无人能及,所以功大于过。同时他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对圣人之道上有极高的追求,对母亲、兄弟关爱,时刻心系家族和国家,直到完成事业,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

合上书本,仿佛见证了传奇的落幕。这位晚清功臣,用行动诠释了天资不是成功的关键,直达顶峰的信心、忍辱负重的信念、严于律己的信条才是。这样的精神,激励着各族人民奋勇向前。

此之为曾国藩。

篇四: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世界上有谁不向往神仙自由自在的生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炼丹修仙?又有几人真正修成正果?凡人想成神仙,却也有不凡之人人一心追求圣贤之道,曾国藩便是其中一个非凡志士,更是极少数终成圣贤的伟人。即使不想成为圣人,纵观他的修圣经历,对于我们的为人处世也有极大启发。

曾国藩有志向。他在无尽的学海行舟时,志向由一心苦读考取功名升华为当圣贤。立志也非简单的事,首先,你不能是一条不想翻身的咸鱼,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井底之蛙,时时当对自己保持不满意,虽然会痛苦,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啊!其次,志向不止是一个想法这么简单,立志不是随便立下一个远大目标就好,需要考虑到实现途中可能经历的一切困难并做足心理准备,怀揣必胜之心。就如“十指连心”是我们想想都害怕的酷刑,然而实现大志的路上经历的大难未必比这轻松。然而“立志”也仅是修得正果路上的第一步而已。

曾国藩很自律。暂不提他在现实为官之中所遇困难,单论他在为人处世上的困难就是极大,他认为自己性情浮躁、为人傲慢、虚伪、好色,于是开始记日记反省自己,定下自我管理的十二条日课严格执行。它通过自律克服了性格上的缺陷,战胜了一大困难。自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比登天,直到现在这也是一个广泛又持久的话题。就如我们现在锻炼健身,一天跑两千米不难,坚持两天容易,但想要连续一年就真的只有“圣人”才做得到了——没错,圣人不一定多么有学识,圣人应当是做自己想做的,所做的一切自己回想起来都不后悔,这样所达到的从心所欲、淡然的人生境界。然而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必然承受巨大心理困难的。曾国藩承受巨大痛苦戒烟,只因多看了几眼漂亮女人就在日记中痛骂自己为“禽兽”,甚至连宴后多看了几盘棋都要悔恨自己的不自律。正是他如此蹂躏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成就圣人之名。

曾国藩坚守自我。在晚清浑浊的官场中,官官相护,无人不贪,皇帝昏庸,清官不受待见,他受着同僚们的鄙夷陷害,仍然坚守底线,一心为国,不厌其烦地上书,后来来到湖南,不顾其他贪官,严整土匪流氓,建立了强大的湘军,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就算不在晚清时期,想在一个混乱的集合体中保持清白也是难事,尤其是曾国藩保持廉洁正值的代价可能是生命。这正需要通过自律锻炼出来的钢铁般坚定的信念,始终如一的宏大志向,这正是圣人所为啊!

我们不求做圣人,不强求事事尽善尽美,只求一辈子过完觉得值了,这也需要像曾国藩一样立志、自律,要保持自己的底线操守,不管资质有多平凡,也能做自己心中的圣人。

篇五: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在历史上,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都对他盛赞有加。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

他同时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一个人。

百年来,对他的毁誉都很极端,他被人称之为“古今完人”、“官场楷模”、“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也被人称之为“卖国贼”、“刽子手”。

他就是曾国藩。

他天资平平,考了7次举人考试才中了秀才,倘若按这个“剧本”发展下去,估计在历史的洪流中,还不能听到“曾国藩”这三个字。

而逆境中的坚挺与忍耐,支撑他不断向前。从古至今,农民们要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窘生活,唯有读书。他5岁开蒙,6岁开始上学。他从14岁开始参加考试,当曾国藩第6次失败时还遭到了人生第一次“悬牌羞辱”,考官跟他说:你写的文章太垃圾了,字也不好看,还是回家多看书吧。但他不在乎别人的讥笑,甚至还给自已取了一个别号,“涤生”。意思是:要把失败的过去忘掉,涤荡过往,获得新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他开始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读书靠的是“笨功夫”。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终于厚积薄发在第7次考试中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举人,又五年之后,28岁的曾国藩中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国藩的湘军,前期根本打不过太平天国,最惨的一次被全军覆没,曾国藩羞辱难当,跳河自尽,还好有小伙伴把他救了起来。正因为经历了这些耻辱和失败,才让他总结出战胜太平天国的办法——“打呆仗、结硬寨”,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对于“笨”字,他有言若有憾、实则喜之的看法:“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即当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补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方可见成功道路没有捷径,补拙和坚持而得以不在低处沉沦。

在成功路上,也不乏顺境中的自律和自省。在进京后,他便发现了自己学识的不足,视野的狭隘。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道:君子之立志也,有“同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沗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立志成为一名君子,拥有圣人的品德,做出一番大事业。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了人生“日课十二条”,日复一日地执行。但同时他的日记上也不乏对自己的批评:“无事出门,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说话又多戏谑”“应酬稍繁之际,便漫无纪律”“心浮不能读书”……从29岁起到他61岁去世,每时每刻都要求自已遵守圣人的标准,一生持之以恒,从未间断。在细节中贯彻自已的约定,严格执行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因此他才能在京期间飞速升迁,鞭策自己,走向下一个目标。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曾国藩就是这样脚踏实地的坚持着自己心中所想,任凭处境或明或暗,都不断前行,潜心,用切实行动,书写了自己精彩的一生,在那繁华之上,再生繁华。

篇六: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我们无法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描述一个人,正如我们无法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描述这片大地。

解读一个历史人物,离不开对其所处时代的认识和分析。曾国藩生活在一个没落的时代。晚期的大清王朝,像一个病势危急、行将就木的病人。尤其是道光年间,外部,鸦片战争让中华帝国臣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颠覆性的打击;内部,腐败已经渗透了帝国的每一个细胞,四肢五脏,无不腐烂。内忧外患,腹背受敌。人作为渺小的个体,很容易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前行,但有的人在时代的大潮中站定,铸就一座座丰碑。

曾国潘对国家始终怀有一颗忠心,曾国藩不仅自己始终贯彻这个“忠”字,还把忠诚教育贯彻到军中。他深知依靠“武弁”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的大清军队,要打败太平军是不可能的,因此练兵时首重给军队注入“良心”和“灵魂”。他在中国军事史上,首先发明了“政治教育”,创立湘军之后,每逢三日、八日,都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他亲自训话,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不得扰民。正是这支武装到思想的军队,彻底剿灭了太平军。

我很佩服曾国藩忍辱负重的气量,经历过这么多屈辱和艰难险阻,曾国藩仍然能将生活这碗水端平。因年少时受过经典文化的熏陶,曾国藩始终以“圣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他成就为一个有信仰、有理想、有精神力量的伟人,正是这种精神,绝不容许他遇难而退。他把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得推己及人用来教导自己兄弟子女和族人,在这种家教的约束下,曾家和睦旺盛,人才辈出。他的儿子曾纪泽就是清末着名的外交家,曾据理力争的为我国收回了乌宗岛山及伊犁南境特克斯河一带,维护了我国的主权。

曾国藩家训中,分门别类的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相信即使对于今人,若能按照家训中的道理行事也必能成就一番大事。

曾国藩家训中,有两处我感触最深:一是他提到,“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也就是读史时要做到设身处地,好比自己正在于当时的人对答应酬。如果遇到当时的事,你自己会怎么做,应该择其善者而取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二是,他提到“作诗文,有情极真挚,不得不一倾吐之时。然必须乎日积理既富,不假思索,左右逢原,其所言之理,足以达其胸中至真至正之情,作文时无镌刻字句之苦,文成后无郁塞不吐之情,皆平日读书积理之功也。

从国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国藩的确是个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顾,屈服于西方列强对华政策而又竭力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卖国贼”。对于其一生的罪恶我觉得不应该归咎于他个人品质,而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地主阶级决定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觉得曾国藩是个修养颇高,有头脑、有远见和有谋略的人物。

篇七: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是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

说起曾国藩,许多人对他的印象是“卖国贼”,“反动头子”,但我并不相信。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我翻开了这本由张宏杰创作的《曾国藩传》,了解他的一生。

相传老曾家,世代务农,生活贫困,曾国藩的祖父听到别人评价他们贫穷且目标短浅,十分生气,于是他开始不拘泥于劳作,开始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成功使老曾家富了起来。到了中年时期,以为一切都很圆满的曾祖父突然想到,老曾家从来没有出过读书人。于是他便逼自己的儿子读书、科举。可惜他的儿子并不是读书的料,从一个人科举,到带着曾国藩一起科举,他都没有成为秀才,倒是他的儿子曾国藩,十分聪慧,接连中了举人与进士,被道光帝亲拔为朝考第二名。

曾国藩是一名从湖南乡下来的人,虽然中了举成功当上了官,但实际上他看过的书不过四书五经,完全是为了应付科举,所以他说话比较低俗。他还说他十分好色,曾经去朋友家做客,看到人家的小妾生的格外美丽,一直盯着小妾看,实在是不懂礼节且十分下流。为了改掉这些缺点,他坚持每天记日记,看书来自省,慢慢地,接近了他想成为的圣贤之人。

在官场上曾国藩也处处碰壁。首先是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曾国藩一直都很看不惯他的同事们压迫百姓得到赃钱,或者到处拉帮结派。他所主张的是廉正之风,行礼法之仁正,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其次是曾国藩每次给皇帝上书时,总是一针见血,毫不留面子的指出皇帝的不足。咸丰皇帝刚继位时,批奏折还十分认真,但几个月后,咸丰就坚持不住了,遇到奏折基本写个“毋庸议”就仍一边不管了,毫无诚意。曾国藩在一次上书时直接指出咸丰帝这种智能获得肯于纳谏之虚名而已,咸丰帝却因此对曾国藩心生芥蒂。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这之后发展成为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1852年,太平天国运动愈演愈烈,几乎席卷半个中国。清政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军队来对抗太平军,可惜这些隶属于清政府的军队,都是脆皮,不堪一击。曾国藩在家乡湖南威望很大,依靠自己身边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个地方团练,这就是湘军的雏形。

多亏人曾国藩所领导的湘军,能够在敌人不备之时发起攻击,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为清政府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尽管有一次重大失败,但湘军也趁太平军内讧时重新调整状态,再次打了太平军一个落花流水。曾国藩也因此重新取得皇帝的信任,后面更是提出“师夷智以造炮利船”的主张,开展了洋务运动。

但为什么别人会骂他为“卖国贼”?在1870年时,发生天津教案,一共死了十个人,在办案时,曾国藩一直处于妥协的状态,当外国人说要让张光荣、刘求和陈国端三人抵命时,他不同意,只好赔了外国人46万两白银,并派使团去法国道歉。这个交涉结果,使民众不满,但曾国藩深知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不可与外国反抗,这是保全全国人民的最好方法。

从现在向过去回望,曾国藩是有过,因为他打倒了太平天国,使清政府的统治延续了更久,但是从当时的国家角度来看,曾国藩功不可没。他兴办了洋务运动,强大了国民的军事力量,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的进度。因此,他一生清廉,为后人也留下了一大笔财富。

这就是曾国藩,一个时代的伟人,他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贡献了力量,值得我们称赞。

篇八: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曾国藩崛起于晚清,一生功绩出众,乃晚清的一代名臣。从他的人生历程之中,我们可以很深刻地领会到“拙”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尚拙”成就了曾国藩,这种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思想、作风、行动。在晚清的历史上打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我想说的是,尚拙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毋庸置疑,“尚拙”是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它具有巨大的优点即所谓踏实彻底,待人至诚。曾国藩一生做事,总有尚拙之意在其中。他科举考秀才时,六次未中,时人讥笑,但在第七次时终于考中。之后连捷,先后考中举人、进士,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了翰林院庶吉士。基础牢固,一旦开窍,自然厚积薄发。他一生交游广泛,朋友众多,但却从不攀附私人权贵,踏踏实实,不搞任何歪门斜道。在当年曾国藩统率湘军时,朝中权臣肃顺对他多有支持,但曾国藩也末与其建立私交。后来慈禧发动政变,肃顺被杀,在其家中搜出一箱私信,其中却没有曾国藩的信,因此“太后叹息,褒为第一正人”由此可见,“尚拙”的好处是巨大的。对于我们的人生成长有巨大助力作用。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曾国藩就是因为本人不聪明,才“尚拙”,若他也聪明机敏,恐怕就不会“尚拙”了。诚然,曾国藩本人的确十分笨拙,他自己也承认“资质之陋,众所指视”。但我想强调的是,聪明机敏与否,与尚拙精神并无冲突。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给自己14岁的妹妹送了一本大学天文学教材作为礼物,妹妹很疑惑说:这我怎么看得懂?费曼跟她说:“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下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后来,他的妹妹,琼·费曼,果然成为了一名天文学家。同样道理,韩国棋手“石佛”李昌镐在他的作品《人生如棋,不得贪胜》中也表露出了同样的“尚拙”思想,单论聪明机敏的程度,费曼与李昌镐毫无疑问是站在人类顶尖水准的,连他们都如此推崇“尚拙”,由此可见,尚拙与个人智力、能力并不相违背,而是相辅相成,它更像是一种处世准则,如山岳般厚重,如水滴石穿般持之以恒。

现在的我们都崇尚“尚巧”。办事越巧妙,越走捷径,越受推崇。盲日追求高效率却不曾关注自之走来的一步一步中,有多少留下了痕迹,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曾国藩曾说:天下工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只有根基足够稳固,才足够可靠。文正公一生尚拙,正如重剑无锋,其本身就是最大的威胁。尚拙精神,无疑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的。无论是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它的作用空间都很大。正如一快磨刀石,缓缓磨去我们身上的瘕疵,最后成就的,乃是最高的理想境界,非同凡俗,起凡入圣。

由此看来,尚拙精神实乃我国思想文化的一大瑰宝,亦是无论在即个时代都值得推崇的准则,象征着中华民族对于质朴无华的追求,对于脚踏实地的追求,对于勤勉努力的追求。用“尚拙”磨砺自我,才能让未来拥有更广阔的天地;用“尚拙”洗涤社会,才能让社会上盈满质朴真诚的习气;用“尚拙”激励国家,才能让国家永保和平。这方才是“尚拙”之用。

愿“尚拙”精神永存你我心间!

篇九: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曾国藩,中国历史上的半个“圣人”,晚清时期的第一中兴大臣,评价相当高远。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卖国者”,在天津教案中出卖了中国的利益。各种说法纷纷云云。在阅读了张弘杰老师所著的《曾国藩传》后,我对此有了深刻的理解。

曾国藩是湖南人,建立的湘军集团以平定太平天国,推动了洋务运动驰名于世,体现出曾国藩卓越的能力,令人深信,以他的才能,若不是处在晚清,他可以施展更大的抱负。但曾国藩其人,却是一位“笨拙”的小镇青年。祖上毫无荫蔽,身处腐朽昏庸的晚清政坛,以一己之力,为清王朝延续了五十年寿命。

这位“笨拙”的人,科举七次才成为秀才,比起晚清同时代的大人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天资聪颖之辈,随后的梁启超更是才华横溢。但唯有曾国藩的高度令人仰望。他曾在日记中记载,他成事的唯一方法就是“拙”,不去走捷径。源自于曾国藩年轻读书时的领悟,帮助他成就不世之功。可见即使世上天才很多,但成大事者数几。纵然先天不足,也有最朴素的方法弥补,甚至赶超。这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工不巧的方法。

曾国藩是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位精神偶像,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一生都恪守行自己的道德准则,日记中记录下的十二清律,家书中对家人的细心教诲,无不体现出他崇高的道德水准。从三十岁立志做圣人开始,至死不渝。无论是在京城得罪咸丰,还是在湖南逆官员之流而上建立湘军,都是他立德、立功、立言的行动。他心中崇高的理念铸就了极高的道德标准。

儒家教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从未忘却自己的初心,宦海沉浮一生,始终以“诚”“勤”等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严以律己。在家书中也留下了“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散;一国之中,廉则亲,贪则败”等语。在对于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连毛泽东都将他作为道标。

人无完人,曾国藩也有暗处,刚成京官时,他功成名就,成了翰林,自视甚高。朋友们常说他傲慢,还有皇帝的猜疑,统兵湘军之际,曾因粮饷一事与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纠结。处理天津教案时,因为统治者和国民的知识水平不高,以及对洋人的认知不足,而被迫成为“卖国贼”。在江西被解除兵权,回家,蛰伏两年,脱胎换骨。他将一生的困难和阻碍全部跨过,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以独特的精神魅力统领湘军,立下赫赫战功。

曾国藩的一生,以精卫自许,尽心竭力,延长清王朝的寿命;呕心沥血,更新清王朝的精神;殚精竭虑,脱换清王朝的胎骨。蹉跎一生,死前回首,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一事无成。可在行动中,所散出的辉光,照亮了沉寂的一角,他是晚清中最熠熠生辉的明星。历史早已走过,时间未曾停滞。曾国藩的“勤、诚、悔、拙”数字都是我们学习的瑰宝。愿我们以后也可以达到他那崇高的精神境界,完成内圣外王之宏愿。

篇十: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运动盛行,步步紧逼摇晃中的清朝政府,战势愈演愈烈。少有壮志的曾国藩,审时度势,在太平天国席卷半壁江山时,创建湘军,欲一展雄才。不曾想屡战屡败,两度投江,数立遗嘱。在困窘不堪中,他信奉“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已知人善用的见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圆融活络的策略绝地反击,最终击溃太平军。位极人臣时,却又自请裁军,主办洋务,兴学堂,建工厂,力图中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一生,几乎是按照《周易》中“初难知,二多誉,三多惊,四多惧,五有功”的顺序走过来的,不同的是,在“飞龙在天”后,他小心而谨慎,认认真真地裁撤湘军,避免走上“龙战于野”的惨烈境地。之后,又经历了使自己遭受重大耻辱的天津教案和疑云重重的马新贻被刺案。一生如一场梦,终于走到尽头。

如果说每个人都负载着历史这一任务前进,那不得不承认,曾国藩是极大的推动器。曾国藩对人性的观察,对人情世故的尺度的把握,对战事的敏锐,对君主的倾心尽力,对亲人的严苛礼教。无疑是当时社会的宝藏。其本领和胸怀可见一斑。

《管子》言:其所谨慎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慎者大,则其所立亦大。曾国藩的谨慎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如为官谨慎,交友谨慎,用人谨慎,谨言慎行,时时反思自己,力图避免一切缺点,从不授人以柄,以便别人无暇指责。在动荡的晚清王朝,位极人臣却全身而退,保全自己。他倚重过穆彰阿,肃顺,奕,这几位大臣彼此有不共戴天之仇且最后都不得善终,而倚重他们的曾国藩却岿然不动。正是曾国藩运用“心友三犀,不露痕迹”的谨慎之策而独身事外。

“谨慎”即有所畏惧。只要有所畏惧,做事就会认真,会多加准备,会考虑周详。而“敬畏”是一种尊重和珍惜,是对人生的透彻领悟。对生命的倍加呵护,更是对客观世界和人类共性的真切认识。曾国藩曾说自己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在家书中时常告诫自己的家人——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曾国藩的敬畏,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洁身自律、清醒的头脑,谦虚的态度,谨慎的作风,强烈的危机意识。有这样的敬畏之心,一个人才能戒骄戒躁,永远把自己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这样就能有所顾忌,有所遵守,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曾国藩对弟弟曾国荃说,他们兄弟二人是为抗击太平天国而生。对康福说,自己终究不过是一枚棋子。胡林翼临死之前对朝廷的担忧,对曾国藩的嘱托,经历史的验证,宿命般准确。洋人的坚船利炮对于清朝的打击甚于太平军,而这些东西的出现,也强烈冲击着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思想观念。受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着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侵略中国的行径,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熟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曾国藩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能匡扶王室,拱卫疆土,开辟盛世,名留千古。然而他所谓的志向与忠君爱国的理想,在那样一个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成为了迂庸,成为了愚忠,成为了笑话。

“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慢慢地去磨,磨炼自己的心性和毅力。

笨笨地去熬,熬过所有的艰难和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