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推荐15篇)作文

篇一: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推荐15篇)作文

在很多人的人认为“玩”这件事不得容忍,但是,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玩”出来的!有很多很多,比方:显微镜、飞机,蒸汽机等等。

纵观千百年,因“玩”出名的可不少,差不多都是从司空见惯的物品上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

显微镜,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科学仪器,在很多人的家中也有,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它也是被“玩”出来的。它是1632年被列文虎克发明出来的。当时,他的工作也十分的空闲,于是,他经常在他工作没有事的时候磨镜片,他常常边看大门边磨,做成了放大镜。他突然突发奇想,如果把它们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于是他便把两个镜片重合起来,看见了自己手上的皮肤,有了这一惊人的发现,随后他又用这两片镜做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电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电话也是被“玩”出来的。一天,戴尔的助手托马斯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听到了从邻居家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从而进一步的试验,1876年的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您过来!我找你有事!”在实验室中听到了召唤的沃森助手,像发了疯一般,急忙飞快地冲出实验室,奔向了贝尔向他喊话的寝室去。一路上,他一直在大叫着:“我听到了刚刚贝儿在叫我!我刚刚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我们在玩的同时,还需要抱有好奇心,还要善于思考。那么,让我们一起善于“玩”,一起玩儿出名堂吧!

篇二: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玩也能玩出名堂,那些在科学领域所所建树的人,都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玩出名堂,发明东西17世纪的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儿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时间,经常磨镜片做成放大镜,一天在玩放大镜时,突然想到一个放大镜可以放大多个放大镜会不会放得更大于是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就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美国莱特兄弟从小喜欢画图和设计,还自己动手做过玩具,一天爸爸给兄弟俩一个会飞的玩具,两个兄弟也就想玩具可以飞,如果人也可以飞就好了,从此这个梦想就在他们心里扎根,他们观察鸟儿飞翔的样子,一边干活一边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做出了滑翔机,虽然失败了,但兄弟俩总结教训,不断改进,最终成功研究出来飞机。

更有趣的是瓦特的故乡家家户户是生火烧水做饭,瓦特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做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覆盖不停的上下跳动,外特观察好半天不懂是什么缘故,问外祖母,外祖母也不耐烦,但细心的话,特长时间的研究,最后知道是水蒸气的作用,最终研究出蒸汽机。

我也能玩出名堂,并不是一句玩笑话,也不是只发生在科学家身上,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真理的眼睛,坚持不懈的钻研下去,说不定你也能玩出名堂。

篇三: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作者|孟一然

我玩过吉他,我喜欢玩吉他,因为它会让我更加自信!自从我喜欢上了吉他,我妈妈都被我感染也喜欢上了弹吉他。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成为一个自信的女孩,学好吉他,教会我的妈妈。还要教会更多人如何弹吉他,让他们也体会到弹吉他的乐趣!

篇四: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因“玩”出名堂的科学家可不少,他们都是从常见的现象出发,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就拿这件事来说吧!荷兰的列文虎克经常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发奇想:要是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试了试,发现水里面变得有许多小生命。列文虎克现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无独有偶。美国的莱特兄弟喜欢玩飞机。一次,出差回来的父亲给兄弟俩带来了一个会飞的蝴蝶玩具。两人便模仿着玩具的样子做了几个大的。于是,兄弟俩通过“玩”,玩出了大名堂——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只要大家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玩也能玩出名堂!

篇五: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玩也能玩出名堂,这个道理有些不被众人熟知。但是,一些名人也是“玩”出来的。

达尔文从小就喜欢昆虫,经常在田野里逮小动物玩,逮小虫子。并经常在路上爬着,观察小动物的习性。由于对动物的热爱和研究,他立志要做一个生物学家,并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博物论者和进化理论的奠基人。这是他“玩”出来的。

接下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知: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设计师,他们为开创现代航空事业做出了不巧的贡献。一天,出差回来的父亲给莱特兄弟带来一件礼物:一个会飞的蝴蝶。父亲轻轻地给玩具上了上劲,小东西便在空中飞舞起来。他们觉得飞得不够远,又制造了几个仿制品,虽然遭到了失败,但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1900年10月,他们的第一架滑翔机试飞了,但也失败了。他们又齐心研究,终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他们大家都很熟知,接下来看看我们的同龄人吧!

有一个同学,他在课间闲着无聊,就拿一张纸折了起来,他这一玩不要紧,竟然折出了一个小纸盒。他把桌子上的垃圾全部放在里面,顿时桌子上干干净净。他放学回到家以后,发现了一只爸爸之前教他折的纸青蛙,不过已经“残废”了。他经历过今天的事情,动手改造了一个“青蛙笔筒”。就这样,“青蛙笔筒”和“垃圾纸盒”一直摆在他的桌面上。

玩也能玩出名堂,对于这个观点大家大概分两种意见。小孩子表示同意,大人们就觉得这显得有些枯燥乏味了。其实“玩”不分年龄,只要你在生活中善于发现,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没准还能根据它发明什么呢!快动手试试吧!

篇六: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玩耍经常被大人们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发现和发明就是科学家在“玩耍”的过程中产生的,可以说是“玩也能玩出名堂”。

电话是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就是被“玩”出来的。一天,贝尔的助手马斯沃森正在摆弄被夹住的芦苇,而旁边的贝尔却听到了隔壁传来的声音,于是他记下了这个现象。在往后的日子里,贝尔不断的思考这个事情,并动手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很多困难,由于他勤奋好学,思想开明,在向他人请教时,得到了许多物理学家包括爱迪生等人的热情帮助,终于在1876年发明了第一部电话。当他通过送话机远距离召唤沃森助手时,听到声音的沃森像疯了一样冲出实验室,大声喊道:“我刚刚听到贝尔在叫我……”电话就这样被“玩”出来了。

除了电话,显微镜也是被“玩”出来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年少的时候在一家杂货店做学徒工,旁边是一家眼镜店,他渐渐对眼镜产生了兴趣,一有空闲的时候,他就去眼镜店帮忙磨镜片。一天,他突发奇想,如果把两个镜片叠在一起看东西会看到什么呢?于是他把两个镜片重合起来,看自己手上的皮肤,结果发现自己的毛发变大了,还能看见皮肤上“小孔”。有了这一惊人发现,随后他进一步调整两个镜片的距离,发现物品会随着镜片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最后通过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列文虎克“玩”出了世界第一部显微镜,同时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但这些故事也告诉我们,虽然许多发明是可以“玩出来的”,但我们也要在玩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然后提出问题并不断探索,这样才能在玩中“玩”出名堂。

篇七: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我们与生俱来都有玩的“天份”。但仿佛玩是很不体面的,一旦玩起来,有人必然会说“玩物丧志”。实际上,没有这些玩的“天份”,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瓦特发明蒸气机,是因为灶上的一壶开水在沸腾时壶盖啪啪作响,不停的往上跳,而得到的启发。

八世纪,荷兰显微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一列文虎克,幼年时没有受到正规教育,但他是个爱玩的家伙。就在他在帮人看门的无聊之时,拿起两个放大镜把玩起来,并把两个放大镜重叠在一起。玩着玩着,他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对此,他还不罢休,玩出了简单、奇怪、形式居多显微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他的一生玩出了400多个透镜,还玩出了微生物学开拓者的威称。这正是“玩激发出的发明创造。

最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最喜欢搜集矿物、贝壳和各种昆虫,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创立了进化论,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震动了当时学术界。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并不是上帝创造的。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留有盛名的进化论奠基人。

爱玩的人总能激发好奇心,激发兴趣,激发对事物的构想,一旦玩起来,就会抱着对事物的好奇玩下去,玩出思考,玩出结果,玩出猜想,玩出研究,玩到水落石出,玩出真理。但“玩”也要具有智慧的玩,不能一昧的、没有目标的对事物玩下去,这样玩是没有意义的,就像小男孩玩电子游戏,痴迷而到头来只是娱乐了自己,却没有玩出“玩”的意义,这并不是玩得“乐不思蜀而是“玩物丧志”。玩也要有好奇心的纵怂,没有好奇心的纵怂,是玩不出思考,玩不出真理的。总之,我们既然有“玩”的天分,就把这份天分发挥的淋漓尽致吧。玩出智慧,玩出发明,玩出真理,玩出人类文明的进步。

篇八: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古人云:“玩物丧志”,是说迷恋于想喜爱的事物,容易丧失志向。但,事无绝对,有些人不但没有迷失方向,反而能玩出名堂。

美国发明家富尔顿,于1807年发明了新型水上运输工具——轮船。富尔顿生于美国的一个农场家庭,少年时代,他酷爱绘画,善于幻想,刚刚进入青少年时期就成为了一位很有名气的肖像画家。富尔顿不仅爱好绘画,对搞科学发明兴趣更高。他在少年时代,就曾幻想制造一种不用人力和风力,便能自动行驶的船只。有一天,他划着船在海上游玩,划累了,就坐在船舷上休息一会儿。不知不觉中船儿游动起来。他想:没有划桨,风平浪静,船怎么会游动呢?突然他看到自己伸在水中的双脚,由于他的脚深入海水中不停戏耍,起到了桨的作用,推动了船。他高兴极了。在他经过了好几年的学习后,在1807年,他成功造出了一只大船,船游大轮子作桨推动,名叫“轮船”。

玩出名堂的不止他一人。荷兰人列文虎克也在玩的过程中玩出了名堂。列文虎克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为了维持生活,便到处流浪奔波。16岁,他在杂货店里当学徒时,常常看到眼睛店的人磨镜片。他也经常去学习。五、六年后,列文虎克去给市政府看大门了,也一直没有放弃磨制镜片。直到后来,他终于用自己的双手造出了第一台“显微镜”。

当然,玩出名堂的还有他。达尔文从小就喜欢昆虫,并经常在路上爬着观察小动物们的习性。由于这份对小动物的热爱和他的研究,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博物论者和进化理论的奠基人。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

“玩也能玩出名堂”,不是一句玩笑话,也不是只发生在科学家身上。只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锲而不舍的研究下去,多问几个为什么,说不定你也可以“玩出名堂”!

篇九: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小小的事物能演绎出大大的道理;短短的一句话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真理,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有着让人惊叹万分的奥秘……

就像列文虎克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再次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而且还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他还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鲁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一次偶然的机会,威尔伯·莱特产生了“翼尖翘曲”操纵方式的想法,即采用翘曲机翼的方法保持飞行器平衡。在1900年到1902年,他们相继制造了三架全尺寸滑翔机和开展机翼翼型实验,终于在威尔伯进行的第四次飞行留空时间59秒,飞行距离260米,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类第一次自由飞行。

看着摆放在课桌上的垃圾桶和笔架,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呵呵……谁说玩没用呀,玩也能玩出名堂来!

篇十: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整天就知道玩,玩能玩儿出什么花来?玩能玩上清华北大?”这是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口头禅,难道玩真的百无一用吗?我认为玩儿到极致也能完成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荷兰的列文虎克是一个看政府大门的门卫,没事的时候就玩镜片,打磨镜片。有一次他无意中将两片镜片重叠起来,意外地发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东西。他受到启发,把一片高精度镜片装在一块金属板上。安上了调节镜片的螺旋杆,制造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

提到梅尔道克大家鲜有人知,但说到煤气肯定家喻户晓。但谁知道煤气也是在玩儿中产生的呢?小梅尔道克为了玩,控出煤块来煮,煮出来的气体能使火烧得更旺,长大后他通过这个小时候的煮煤游戏,把煤转换成煤气后,作为能源加工后要比只烧煤好十几倍。这一举动是人类用煤的重大进步。

虽然我认为“玩”也能“玩出大名堂”,但并不是什么玩都会玩出杰出的发明。上到古稀之年的老人,下至嗷嗷待哺的小儿,生活都离不开玩,但玩也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要会玩。像明代的“蛐蛐皇帝”,玩物丧志是绝不可取的。像我们现在的游戏一样,玩只是为了玩,没有任何意义和思考,就连玩的游戏也是老一套,没有一点儿新意,这样玩了也是白玩。会玩的人“玩物得志”。世界上许多发明家是通过无聊时的玩耍突发奇想,创造或发现能为人类造福的东西,玩,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东西。

所以我认为“玩”不一定会“丧志”,也有可能“得志”,重要的是玩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一个不同寻常的事物抱有好奇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玩才会玩出名堂。家长不能一味强迫学习,要给孩子一些玩的时间,也许他们就会在“玩”这个缤纷的小世界里发现奥妙,取得成功。

篇十一: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在生活中有许多发现都是从玩中观察得出的,所以玩也能玩出名堂。

傻玩儿可不行,得动脑子,要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发现一些真理。

有许多发明都是从玩儿中知道的,比如莱特,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的父亲给他们买了一只会飞的玩具,他们便也想在天上飞,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制作一架飞机,他们观察鸟的飞行原理,在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飞行者一号,它与电脑、电视被称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发明。

我小时候我也在玩中受到启发,有一次在吃饭时,一不小心把鸡蛋掉在了盐水中,当我准备将它拿出来的时候,发现鸡蛋竟不可思议地浮了起来,我揉揉眼睛,确定浮起来了。我对这种奇妙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换了一杯白开水,再次把鸡蛋放进去,这次却没有浮起来,于是我在白开水中又加了些盐,这次鸡蛋终于浮起来。我问妈妈原因,妈妈告诉我盐水的密度为1。33克每立方厘米,鸡蛋的密度为1克每立方厘米,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大,所以鸡蛋能浮在盐水中。而生鸡蛋的密度比水要大,所以浮不起来。

科学看起来非常的神秘,但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只是缺少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人们具有见微知著,并不断探索科学世界的能力!

篇十二: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陈姿鹿

许多的发明创造,都是科学家在不经意间“玩”出来的。也不一定非得是科学家,普通人也行,毕竟科学无处不在。

放眼一年级,尚且稚嫩的我于无意中也领悟了这平凡而有用的一点。找妈妈“借”了一点色素,撸起袖子,在挥霍零花钱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三个纸杯,红黄蓝三原色,一叠卫生纸。简陋的实验器材遮掩不了火热的心,迫不及待的我迈向了成功第一步——红色素打翻了。

哦,我中了大奖了。多么喜庆的颜色!现在回忆起,我一腔吐槽之意不知往哪放,真想给过去的自己(阴阳怪气地)鼓个掌。

手忙脚乱挽救桌布之际,被染红的纸杯吸引了注意力。它滚,我追,我们都插翅难飞!很好,我盯上它了,出于年幼导致的贪玩调皮,我像一只猫一样推它滚了半天。

好不容易消停,我又迷上了“染纸杯”,不停地混啊混啊混。

我貌似又“失忆”,忘记自己的最初目的为何物。作为这份记忆的旁观者,我心累不已——原来你是这种感受啊,纸杯兄,辛苦你带孩子了。

好在我恍然醒悟,记忆归位,回想起辛辛苦苦集齐这摊材料是为了啥。尽管色素用完了无法再调色,但纸杯上染的混色早已说明了三间色的诞生。

我们这一批学子刚入学不久,还算是幼儿园小屁孩。我的发现受到同学们的推崇和佩服。这发现微不足道,甚至是早有记载的,但真正化为己用还得自己尝试。

篇十三: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张婧伊

现代家长都说,要孩子们好好学习,不要净想玩。这句话是不对的。

看看世界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好几项都是“玩”出来的。不过,要想玩儿出名堂,还需要从细微的现象中仔细思考研究。

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他小时候最喜欢收集矿物,贝壳和昆虫。经常到野外采集许多动植物标本。他对自然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搜集各种资料来证明形形色色的生物。后来他创立了进化论,出版了《物种起源》这本书。书中的大量资料来证明了人类并不是上帝所创造。小时不起眼的玩耍,居然创立了这震惊世界的理论。后来世界一直把他尊为人类文化史上留有盛名的进化论奠基人。

更会玩的,还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竟然“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发明。

有一次他们的父亲出差回来,给他们带来了一个会飞的玩具蝴蝶。只要给玩具上劲儿,它就会在空中飞舞。兄弟俩很高兴,又仿照了玩具的样子,做了几个更大的,可都飞不远。这没有让他们难过,反而激起了他们制造飞机的念头。1900年他们的第一架飞机试飞,可结果不尽人意。他们反复修改,反复实验。终于第三架飞机试飞成功。最后他们也有废寝忘食的修改,终于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这说明玩儿并不一定是坏处。当然并不是我们随便玩耍就能玩出名堂。还需要细微的观察力,锲而不舍的实验和善于抓住机遇的能力。正像网上说的那样,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篇十四: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张钧涵

玩是我们小孩子的本性,你们爱玩,我也爱玩,可玩中的乐趣,我说的玩,可不是单纯的贪玩,而是从玩中收获科学。

有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波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从而导致进一步实验实验过程。在此过程中贝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因而在向别人求教中得到过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等。

1846年3月十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其喊到:“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

在实验室的沃森听到召唤像发疯一样跃出实验室奔向他的房间,电话从此诞生。再后来,电话变得越来越高级,智能手机甚至让大千世界一屏相连。贝尔玩中的无意发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整个世界。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细心发现,在生活中不放过任何细节,虚心好学,多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见微知著,那么玩也是能玩出名堂的。

篇十五:六年级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

唐一末

在我们玩耍时,父母总会说我们不务正业,但有的人,玩也玩出了名堂。

柯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磨镜片,他拿磨过的镜片看一些很小的书籍和资料。一次他把两块镜片重叠在一起,惊奇地发现物体放得更大了。他慢慢调整两块镜片之间的距离,直到把物体放到最大且清晰,再固定住。他拿着这个改进过的放大镜去看池塘里的水,叶片和牙齿,发现有许多的小生命在动来动去。这就是最早的能放大300倍的显微镜,经过几百年的科学进步,出现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等,最先进的是隧道扫描显微镜,可以将物体放大1亿多倍。

无独有偶,中国的李四光小时候也喜欢玩。一次,他和小伙伴在玩捉迷藏,看见一块大石头,他们很好奇这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纷纷猜测,有的说是风吹来的,有的说是水推来的,还有的说是天上掉下来的,李四光为了弄懂这一疑惑,长大后潜心钻研地质,成为一名地质学家。

同样,在德国,因病住院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因为无聊,用手描着墙上的世界地图,他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惊呆了,他继续描下去,发现地球上的大部分陆地都能互相吻合。病好出院后,魏格纳阅读了大量文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并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历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玩也能“玩”出名堂,就看你怎么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