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见遇见偏见作文1000字

将前见分为预见与偏见的标准,称之为“准确”或“影响准确认知”,均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带着时代的烙印的。所以,这些所谓的预见与偏见,不论其初衷与效用,因了错乱和游荡的标准,可能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经不住历史的推敲,真正的思想的论证。

前见遇见偏见作文1000字

放在历史的潮流里去印证,毋庸讳言,偏见有时就是一种预见。时代流转,岁月飘荡,偏见、预见的标准也总是漂泊不定,标准的拟定取决于时代群体,我们是生活在浩荡的乌合之众的消极群体中还是身处“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积极群体中,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我们究竟是偏见还是预见。从卡夫卡到梵高,从曹雪芹到高更,从夏洛特艾米莉到黄秋园,哪一个不是生前寂寂,死后不久便名噪于世,他们对时代的剖析,对社会的洞察,高于当世的群体,却总有被时代命定为偏见却实为预见的前瞩。

而造成这种评定与实际的偏差的原因,往往是从当世无法排解的。因为这背后,有宗教,有信仰,有整个人类社会的运作体系,纵使我们可以保持“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气节,纵使可以保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傲骨,也无法扭转时代的低能,无法改变这些附骨之疽般的糟粕。但如若我们卸下自己的先知,同流合污地掺杂到时代中,我们的生命又会沦落成何等的抄袭。由是观之,在面对预见和偏见的错乱,我们理应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想,自己闪光的思考点,让思想为灵魂摆渡。

苏格拉底背负枷锁,在妄议与俗闻中起身,他死于时代的停滞,死于个人的先知,死于对人类最处心积虑的关怀,死于心碎之爱。但时间流转,岁月辗转,历史将功绩授予他,后人以“先知”追颂他。而陈寅恪在《王国维碑文》中曾振臂高呼道:“唯此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将其独立人格傲然于社会泥淖中,熠熠闪光,不困厄于时代对其思想或预见或偏见的评判,使自己的思想不动摇,标准不崩塌,即使“四海无人对夕阳”也在所不辞。这些信仰躬行者,这些时代之光,都在身体力行,昭示时代的光亮,不断更正时代的标准,让今日的偏见预见标准更加合理化、真理化,让这些被时代误解的先知在时间中得到平反。

所以何必执意去夸耀功绩,也许在这里找不到偏见预见的公正标准,在别处你能得到;也许在今世得不到公正的评判,但后世会歌颂你,了解你不被大众所接纳的激情灵魂。唯有思想,唯有独立的思想才可以让人卓然于世。一如帕斯卡尔所言“人只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但他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面对生命,面对信仰,我们皆应保持自我,在前见错乱的迷中,让思想为灵魂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