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习俗作文500字(精选5篇)

篇一:家乡习俗作文500字

家乡习俗作文500字(精选5篇)

祁晨希

在不远处有一股香味,闻到的人就知道开始蒸馒头了。

做馒头的那一天早上,村子里的刘大妈、李奶奶和我奶奶集体“开了个会”,她们商量着面粉要买几袋,猪肉要买几斤,酵母粉要买几包……买好以后,把东西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到下午开始。

下午,奶奶她们到了厨房,刘大妈就开始忙了:把面粉倒在一个大铁盆里,放酵母,然后倒点水。用手把面粉揉成一个面团,再反复的揉差,再用保鲜袋封好,等它发酵。好了以后,刘大妈把刚发好的面团等分三份,分别给了李奶奶和奶奶,三个人把弄好的萝卜猪肉馅和豆沙馅两个馅分别放进面团里,李奶奶负责豆沙馒头,奶奶和刘大妈负责猪肉馒头。她们的动作都很熟练:只见她们从面团里撕出一块,用撕面棍把它干平,再把馅放入面饼里,然后用失传已久的手艺,把面饼包到有了支撑,包到了馒头顶端,我仔细地看了看,馒头的顶端是凸起的,我像是从来没有见过馒头似的,洗好手,碰了碰,感觉很好玩的样子,我便召集小伙伴们一起做馒头,我们想着:她们没有老师教过,还包得这么好,所以我和小伙伴们一定包的也很好!想罢,我们就开始包起来。馒头做好了!奶奶她们做得非常好看,我和小伙伴就更“好看”了:各种形状都有,有三角形,正方形,爱心形……最后,用食用色素在馒头上点红点(是让我们在吃馒头的时候分清楚是什么馅的,两个点是咸馒头,一个红点是甜馒头,我们觉得很稀奇,抢着要点可是馒头太多了,我们点到了夕阳落下。最后,把它放在筛子上,用布盖好,放在车库里。

到了蒸馒头那天,蒸笼里面有了熟悉的香味,我和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去了厨房。那时我真是太饿了,不管它烫不烫,直接吃了两个。

从馒头做好的那天吃,村子里天天传来阵阵馒头的香味……

篇二:家乡习俗作文500字

掸尘

陆梓涵

你知道吗?中国江苏有个地方叫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有个平凡的小镇叫石港,那儿就是我的家乡!

石港镇上的人都喜欢着慢节奏的生活。春节临近,充满着欢快年味的空气中也夹杂着一丝紧张的气息。对呀,有太多的事在等着做呢!灌得香肠、蒸糕、蒸馒头、掸尘……这些都是我们这儿过年必做的习俗,而让我最爱的还得是那个“手艺活儿”——掸尘。

掸尘的日子也是小有讲究的,必须是在腊月二十四之后才行。在那天,爷爷会去后院用斧子利落地砍下一根粗细、长短合适的竹子,拉到门前,削平整,再把早在河滩边割的芦苇叶和竹竿用布条绑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形状似大扫帚的掸尘工具也类似于城里的超大鸡毛掸。

所谓掸尘,其实是不光把家中打扫干净,除旧布新。其意义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做好了工具,爷爷将它转手交给等候已久的奶奶。奶奶走到屋里,两手持着竹竿尾部,那竹竿便在她的手中挥动起来,远远的望去像一个活泼的小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向人们展示着稚嫩的舞姿。奶奶在屋里转来转去打扫着,看似小小的掸尘其实还算是个体力活哦,爷爷还不时在旁边帮忙接递着。不经意间原本灰蒙蒙的屋顶一下子如同一片刚经过水洗礼的绿叶,一尘不染,光洁如新,使大家抬起头时,忍不住多看上几眼。

我站在门前,望了望隔壁的王大爷正和老伴儿在掸尘,准备迎接着他们的孩子回家过年呢。屋前杨奶奶的儿子也正在帮她掸尘,一家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掸尘,不光是过年的习俗,更是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篇三:家乡习俗作文500字

张楹晞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与众不同的习俗。这不,春节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大摇大摆地走来了!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便和妈妈去集市买了一大袋面粉,几斤猪肉和几根甜玉米,准备包饺子。将猪肉拌成肉馅,再将玉米粒撒进去,放入几勺盐、鸡精等调料,搅拌均匀。肉馅做好后开始和面擀皮,将面粉倒入一个大盆里,放入适中的水,将面与水充分融和,再将和好的面分成若干份面团,用擀面杖将一个个面团擀平。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妈妈将一片面托在手上,说:“橦橦,你也拿张面皮,学着我一起包吧!”

她将肉馅堆成团,用手指沾了点温水,抹在皮子边上,右手捏着皮,左手将稍后些的皮搭在一旁做褶子。一系列娴熟的动作令我目不暇接,只能照猫画虎一样糊糊涂涂地包。可当第一个饺子在我手中诞生时,它身上的褶子就像老太太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扁扁的,可妈妈包的饺子上的褶子却如同印刷的一般整齐划一,饺子也自豪地挺起胸膛。可我并不气馁,慢慢的,饺子也就不那么难看了。

包饺子是为了干什么?

对了!是吃!

将水煮开,放入饺子,少许调料与水碰撞,变为了咸淡适中的汤,看看时间,饺子也该熟了,将锅盖打开,一股香气扑面而来,瞬间充满了整个厨房。

吃着饺子,与家人团聚看春晚,屋内欢声笑语,屋外呢,烟花漫天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