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中国女性的苦旅1200字作文

这篇文章以小说的形式,以牌坊为线,穿起近代封建女性遭遇的历史。

《文化苦旅》——中国女性的苦旅1200字

我们自古以来似乎对女性有着严苛的,甚至无人性的要求。似茧似绳,捆绑住她们,失去了自由。为何?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拿我们最熟悉的“三寸金莲”来说,这就名字来看,真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莲本美好之物,可为何成为残害女性的借口。其残忍至极,难以言说。而其起源,则来自汉朝。传说赵飞燕双足纤小,可作“掌上舞”,为李后主所喜。于是宫中无处不风靡,以至于后世沿袭。怪我怪我,我竟看不出究竟美在何处。更奇怪的,这种“畸形审美”竟持续了几十年!令人扼腕惊叹。究其原因,女性一直没有给自已有一个准确定位,以别人的审美观作为生命中心,结局只能是飞蛾扑火。

那篇“解冻”的小说,更是作者别具匠心的设计。无论是外国的圣徒还是中国的牌坊,都是那块冰,冰冻了所有的生命讯息,透着寒意。但是,那块冰——那快有温度的冰,正在慢慢消融,融化后现出一个美丽的姑娘,一个有生命的姑娘。严寒下包裹的生命,正迸发生命的能量;被黑暗围困的光明,正显现出其美好前景。

初二:

“秋雨先生的作品,优美、典雅、确切,兼具哲思和文献价值。他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正用得上李义山的诗:‘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纽约人文学会共同主席汪班曾这样评价余秋雨。而我认为,他的作品包罗万象,“优美、典雅、确切”还远远不止这些。在余秋雨的作品中,还有对历史深刻的思考和发人深省的观点。《文化苦旅》这本书就如一团花簇,而最能装点我思想的一篇——《牌坊》

说起“牌坊”,许多人眼前出现了精致华丽的建筑物。殊不知,这精致华丽的背后多隐藏着无奈哀怨。而这牌坊为何而立?说是为了表彰她们“从一而终,寡而不嫁”,其实何不是对女性的桎梏。立了这牌坊,就像在她们身上加了万重枷锁,不得越界。更过分的,以前男女结婚前从未见面,而未婚妻一听说便立刻自杀。荒谬!荒谬!而到后来才明白,这里面大有文章——墓都是空的。为了所谓名声,她们连夜被父母亲送走,白发泪眼,在漆黑中刺眼。而这,或许比死亡还要难过——从此至亲天各一方,茕茕孑立,生老病死,再无交织。而这悲哀只有天知地知。

按说《牌坊》这篇小说只需要开头和结尾这两小篇已足够,中间还夹杂了乡下学校和女教师。我认为,作者是想表明他心目中的女性应该是像他笔下的女教师一样,美丽且有智慧。而作者也着重地写了智慧这一点,否则美则美矣,而虚空无实。学校中的女学生,为什么女教师宁愿跑遥远的路程也要她们来上学?她们要为自己“解冻”,为未来的女性“解冻”。

文中的潘木工,更是一个特别的所在。《牌坊》最后留下一串问题,大多和他有关。我在此写下本人之愚见。为什么潘木工总是少言,不断地抽烟,我知道,他是了解这事情的全部经过的,也知道,他是清醒的。而清醒的,往往是痛苦的。他为学校倾尽一生技艺做了一座牌坊。我并不愿称它为牌坊,更愿称它为校门。因为牌坊是不谏的以往,校门是可追的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