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2022(精选6篇)作文

篇一: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2022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2022(精选6篇)作文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勉励广大青年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今天,我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为题,展开我的演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节点上,在蒲汪镇全力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新征程上,作为一名青年人,我深知,奋斗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工作岗位中磨练历练,为全镇发展贡献力量的必然选择。

奋斗,需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真章。在长虹岭精神的激励下,全镇干部把理想抱负熔铸于脚踏实地奋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实干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是镇纪委的一名监察员,岗位虽小,责任重大,每一件信访举报线索,必须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方法去一一对待。一次次地,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下足“绣花”功夫,收集、处理、积累、反馈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工作。一次次的工作经验也让我明白,只有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加油干,才能在奋斗路上大展身手,写下无愧于自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实际工作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困难和挑战接踵而至:如何始终保持学习状态以满足工作需要,如何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长时间的一线工作,如何将相关的“法条”“规章”牢记于心,将“红线”“底线”规定掌握准确,这些问题也会困扰着我,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遇到急难险重、打击挫折在所难免。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践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要挥得出拳头、用得了策略,面对困难和压力,要有毫不畏惧、不断奋起的勇气,做经得起风的奋斗者。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只有经得起摔打、挫折、考验,才能成为奋斗路上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取得的一切成就,无不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未来,实现蒲汪镇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也要靠自强不息奋斗。

青年朋友们,我们要做追梦路上的奋进者、开拓者、搏击者,让青春在坚守自身岗位,服务一方群众,干出一番业绩的激情奋斗中绽放光芒!

篇二: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2022

1983年,习近平总书记刚到正定时,有一段时间由他来主抓改造“连茅圈”,把农村的厕所和猪圈分开。县里的主张是“一刀切”,快刀斩乱麻,到农民家里直接强制性地改造,改完就完成任务了。但习近平总书记并没有这么做,他决定首先在两个村搞试点。

习近平总书记觉得,这个事,直接铺开搞,突击搞,肯定会有反复,强制性地把老百姓家的猪圈和厕所隔离开,人家肯定反感,人一走,老百姓马上就可以拆掉。这个事要想办好,首先是让大家在思想观念上接受才行。所以,应该先搞两个试点,让大家都能看到好的效果,然后再全面推开。

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吴兴和塔元庄这两个村搞了试点,效果都很好。接下来,全县就以这两个村为标杆,进行宣传和推广,让各个村的群众慢慢接受。

事实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做的这些扎实细致地工作确实让正定这个传统的农业县在很多工作上都越来越超前,干部群众的思想也越来越解放,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也越来越便利。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基层党总支书记,我将紧跟党委政府的指挥棒,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带领党员群众改变思路,统一思想,发展经济,结合增进群众感情,全面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活动,以群众答不答应、群众满不满意、支不支持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篇三: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2022

念好正定“人才经”

习近平有念好正定“人才经”的一套思路。

第一,摸清家底,建立清晰的人才战略。

第二,打造“人才九条”,作为人才战略的抓手。

第三,对外,拿着诚意和创意去“招贤纳士”。

第四,对内,发现、培育、用好本地人才。

第五,巧妙化解不同意见,促进针对人才的思想解放。

一部正定“人才经”,创出发展翻番路——1984年,全县10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

不论在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求贤若渴,他常常感叹“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反复强调“人才是驱动创新、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纳贤才、公道用人、用好人才有着急迫的心情,他提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与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不论是正定“人才九条”的解放思想、竭智尽才,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乃至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强调我们始终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是一以贯之的。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对自己进行了反思:

一是为民办事工作热情高,但是工作思路不宽、不新,工作渠道不实,工作亮点不多,缺乏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进取的精神。

二是发展思路不开阔,开展工作按部就班,缺乏统筹谋划,缺乏长远规划,缺乏理论创新。在农村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思路不宽。

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把学习当作硬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深刻领会党的艰辛历程,不断强化自身的党性观念。对照沂蒙精神、革命先烈、先模人物,从内心深处找差距、找原因,深刻反思自己的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等方面的不足。做到学用结合,把学习成效体现在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之中。

二是强化宗旨服务,坚持人民至上,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情怀。自觉摒弃特权思想,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主动服务,以身作则,把人民至上的发展思路贯穿到镇各项工作中。

三是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思维,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按照县委、县政府“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发挥“钉钉子”精神,一心一意抓工作落实,坚决把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篇四: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2022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的故事。1972年,那时正是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时期。社员每天要上工到很晚,晚上还要打夜战,劳动强度非常大,农具损坏也很频繁。经常,一天十几把农具坏了也没人修,习近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找到本村在文安驿公社打铁的两个铁匠,想叫他们回村办铁业社。起初,这两个人转不过弯来,不愿回村,习近平总书记就苦口婆心地给他俩做工作。跟他们讲,梁家河兴盛了,就是你们的功绩。慢慢地,他俩转变了思想,回村办起了铁业社。回来后,大队给他们配了两个徒弟,铁业社办得红红火火。铁匠负责修理农具并生产新农具,锄头、镰刀,社员用不完的,就送到文安驿供销社代销。卖了钱之后,扣除成本,剩下的钱归集体。这样一来,劳动农具的问题解决了,大队的收入也增加了。

住在梁家河村,买生活日用品很不方便。当时实行“统购统销”,要买油、盐、酱、醋、火柴等一类的生活必需品,都要跑到十多里外的文安驿公社去赶集,往返需要一天的时间,既误农时又误工分。看到乡亲们买东西如此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想:“像煤油这些生活必需品,我们可以从文安驿公社拿一些回来卖,省得每个人都跑这么老远的路。”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在村上办一个代销店,先把东西赊回来,然后定期跟文安驿公社结账。这样,大伙买生活日用品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在一切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年代里,搞铁业社和代销店这些副业,要冒一定的风险,极易被扣帽子,人们往往对搞副业畏首畏尾,唯恐被戴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凭着敢为人先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令这个贫困偏远的小山村,在特殊的年代里创造出多个“第一”。

作为工作人员,我们要以青年时代的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苦干实干的作风,更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作为一名党员,就是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想办法帮助群众破解难题。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守住初心之魂,牢记职责使命,践行初心之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别样的人生。

篇五: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2022

一是工作敢于担当。1982年,习近平同志到正定工作后,对于群众生产生活非常关心,经常骑自行车下乡走访群众,召开群众座谈会。在走访群众过程中了解到,由于群众上交粮食比例较高,正定县农业学大寨先进村三角村,农作物亩产过千金,可农民还是吃不饱,他们偷着到外县换山药干吃,回来交征购。对于群众吃不饱问题非常着急,顶着压力冒着风险联合县委副书记吕玉兰同志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反映正定高征购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二是工作勤以为常。习近平同志为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坚持自己骑自行车下乡,随走随看庄稼长势,了解农业生产情况,经常走到社员家里,和群众坐在一起座谈,问社员家里生产的情况,还询问衣食住行问题,大家都感觉习近平很随和、亲切。

三是生活习以为苦。在正定期间,习近平同志给大家留下是这样的印象:一身半旧绿军装,还有一条半旧的军被,一条打多个补丁褥子。吃饭,一日三餐在机关食堂,一样排队,来晚了就没有菜了,两三个馒头一块卤豆腐。下乡吃饭一定要在乡镇机关食堂,餐后,粮票饭费一定要如数上交。他招待客人他自己掏腰包接待,常常就是几段香肠,一碟花生米简单一餐。

下一步,本人将进一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聚焦初心使命,解决思想和工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问题,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做一名合格基层干部,更好为群众服务。

以后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加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加强专业学习,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提升工作能力。三是加强苦干精神,在工作中求真务实,提高工作效率。

篇六: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2022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了三年多,和这里的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倾注了极大心血和情感,他对这片热土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对燕赵大地充满深情。不只因为我在这块土地上工作过,更是因为这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

1982年3月,29岁的习近平来到这里,写下了自己从政经历的第一笔。

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习近平始终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

为百姓吃饱肚子,他勇于担当,为“高产穷县”减少征购跑省进京,实事求是反映人民心声;

为乡亲致富,他不断找寻让群众生活好起来、富起来的路子;

为了正定的未来,他关心教育,从校舍抓起,要求每个村庄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等等,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

人在基层,心系百姓。要涵育家国情怀、群众意识。了解历史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并将爱国主义根植到内心,充实思想精神,不断追求卓越。提高群众意识,树牢群众观念,将群众当做亲人,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与群众打成一片,获得群众的信任、与群众建立起感情,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