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精选15篇)

篇一: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精选15篇)

除夕开灯

我的家乡在广东河源,那里有很多独特的传统节日风俗,例如:清明节要去祭拜祖宗、元宵节要吃汤圆、除夕要“守岁”、春节要穿新衣服、放鞭炮等。这些风俗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的“守岁”。

除夕晚上,我们吃完团圆饭,要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让屋子灯火通明。随后,大家欢聚一堂品尝美食,长辈就给晚辈讲家史,让晚辈牢记祖训,勤俭持家。讲完家史后,有的敲锣打鼓,有的燃放鞭炮。这天晚上,大家一律不能早睡,必须开着大门,等到第二天才能睡,这就是“守岁”。我查资料得知,“守岁”就是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有一个除夕的晚上,全家一吃完团圆饭,我就高高兴兴地跑去开灯,想让屋子像白天一样亮堂。家乡的房子都是几层楼的,等我从一楼爬到三楼,打开所有房间的灯,我已经累得有气无力了。我心想:这是谁定的风俗啊!开完灯之后,我们就坐在一起品尝美食,互道美好愿望,家长们就给我们讲家史。虽然年年讲,我还是听得云里雾里的。听完他们的话后,我就听到了鞭炮的响声。我很想去,但是爸爸担心我的安全,说:“不准去!”但最后,在我语言加动作的“攻击”下,爸爸终于同意我去了。放完鞭炮后,已经凌晨一点多了,我也已经筋疲力尽了。

我很喜欢“守岁”这个风俗和除夕这天,但是讲家史这一部分可以等到长大一点再讲。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除夕。

篇二: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有盛行;在北宋焚香拜月说心愿求月神保平安;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月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灯谜、吃月饼、燃灯、玩兔儿斧、祭月等等。”

如今又迎来一个中秋节。夜幕还没拉下来我们已经坐在阳台上等着月亮升起……

那晚的月亮可真圆啊,就像一轮金黄明亮的大圆盘,从东方冉冉升起。把皎洁的月光毫不吝啬的洒向大地,它看上去离我们那么的近,仿佛伸手就能够得到。我们欣赏着这美丽的月亮,妈妈给我们端来了月饼,金黄金黄的,就像天上的月亮,我的目光一刻也不敢离开天空生怕一会儿的功夫,明亮的月亮就会溜走了。大家都拿了月饼,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香甜可口,大家吃的津津有味,赞叹不已。

我一边吃着手里的月饼一边听老人们讲那流传千古的故事:“在元朝的时候那,为了反抗元朝廷的暴政,朱元璋带着我们汉族人奋起抵抗,大家相约在八月十五这天起义可又怕让朝廷知道,就把消息写在纸条上,放进饼里,以送饼的名义,偷偷把消息传递出去。最后起义终于成功,为了纪念,之后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会吃月饼,这样,就出现了中秋节。现在也演变成了人们一家人团圆的节日,每年的这天,在外面忙碌的人,无论身在何处,离家多远,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中,跟家人团聚,感受家的温暖和温馨。

中秋圆月伴着阵阵清幽的桂香被我铭刻在脑海中,无法忘却。

篇三: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而广东的春节习俗就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按照广东的习俗,春节是在腊月的下旬开始的。到了腊月二十四那天,便是广东的“小年”。那天家家户户都送“灶王”回天庭。而贡品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是自家出产的蔗糖。目的是为了灶王回天庭后,能在玉帝面前多说些好话,以求来年平平安安。

转眼间就来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为了赶去会去,各家各户都要把家里的每一处都打扫干净。除此之外,广东最有特色的习俗便是逛花市。从腊月二十八到年三十晚,会专门有一条街用来卖花,就叫花巿。这些花儿的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吸引了很多的客人前来观赏。按照规矩,各家都会买一盆花回去,意为“花开富贵”。花市里除了花还会摆上年桔树,树上的年纪个个都金黄金黄,硕大无朋,意为“大吉大利”。每天前来逛花市的人络绎不绝,逛花市成了过年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年三十则是最热闹的一天。在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都会贴好门神、对联,以求来年能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心想事成。随后则会拜神,目的是让神保佑自己来年的吉祥。昨天晚上大家洗澡是为了洗尽去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福气,人人都要用柚子叶煲成的水洗澡。然后穿上新衣,以便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在外面打工的家人,除了万不得已,必定赶回老家吃团圆饭。团圆饭香气扑鼻,让人垂涎三尺。此外团圆饭必定会有鱼,意为“年年有余”。一道道好菜,连续不断的上,让每个人都吃得肚子像一面小鼓。等到12:00正,每家每户都会放鞭炮,比谁放得响。鞭炮响得十分久,响个二三十分钟也是家常便饭。传说这是为了驱赶一只叫除夕的怪兽。

元宵节眨眼将至。按照广东的习俗,元宵节的晚上,大街小巷到处挂着花灯,悬灯结彩,喜气洋洋。在家里大家要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汤圆的馅各种各样,真是香甜可口。

过完年就是一个新年,一个新的开始。祝愿大家在新年里能够学业进步、身体健康,也希望广东的春节习俗能够传承下去。

篇四: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寒食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古诗《寒食》就是写寒食节的。

寒食节在这一天内家家户户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这一传统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谈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中国民间第一大忌日,寒食节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我的家乡到了寒食节,整天都不能生火,大人们都会带上家里的小辈们去忌拜先辈们,;有的人在买一些冷食,还有的人会三五人围在一起听中间的人讲故事……热闹及了。这就是我家乡的寒食节,热闹的寒食节。

篇五: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崔月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万州也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其中深得我心的是百日红蛋宴。

听老一辈人说呀,这吃红蛋也大有来头:婴儿出生一百天的时候,得喊亲戚朋友来吃红蛋。红蛋寓意吉祥、喜庆,也可以说成“送喜”。每每吃完饭,主人家都要往你口袋里多装几个红蛋,祝你红红火火。而小孩们,也最喜欢同大人一起去了,不仅有好吃的菜肴,还能看到奶香奶香的小婴儿,就问哪个孩子不爱啊?

一般去参加红蛋宴之前,大人们还要到母婴店或超市买点儿礼物、补品。给小孩就买奶瓶、尿布什么的;给大人呢,就买点儿牛奶、干果。虽然礼物不算贵重,但也是自己的一番心意,毕竟礼轻情意重嘛!

买好了东西,就得去随礼了。几个大人坐在一起,一手拿笔,一手按住本子,什么人随了多少钱,统统记在上面,一清二楚。领点儿糖和瓜子,就可以去看肉嘟嘟的小婴儿啦!

小婴儿穿着可爱的小衣裳,戴着漂亮的小帽子,穿着小鞋,在妈妈的怀抱中接受着大家的祝福,单看那可爱样儿,心都萌化了。我拿着礼物,放在一边,小心翼翼地贴近婴儿身旁,轻轻抱着。不算太重,小婴儿软软的,香香的,一见我就笑。“小妹妹,我是你小姨,以后小姨带你玩呀!”我笑了,一脸宠溺地说着。婴儿手舞足蹈的,像抓着什么,不一会儿,也笑了,小舌头一伸一吐,可爱极了,忍不住多看她几眼。

可惜身后还有其他人,为了不耽误别人,我们也得麻利地去找合适的位置。大家的眼睛寻视着,将一桌又一桌的位置淘汰,最后选好了一个人少的角落坐下。把自己的包放在空位上,就能给自己的亲戚占位置,坐好看书,聊天,看视频,大家都做着自己的事,等待宴席上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后厨大批大批地赶制美食。十二点一到,服务员用一个个超大的铁盘送上菜肴,香味扑鼻,沁人心脾。一盘又一盘菜肴上桌,服务员还给中间的压轴菜留了一个最佳位置。分发好筷子,大家也开动了。糯米南瓜,清蒸藕圆子……这些菜在百日宴中尤为重要,都有着自己的寓意,但也都是最快消灭完的。大家喝酒、吃菜,差不多七分饱的时候,压轴菜——红蛋就上桌了。几个红蛋摆在中间,大家一人夹一个,高兴地吃着,享受着来自主人家的热情祝福。

红蛋之所以是红色,据我查资料所知,它是一种名叫“苏木”的树,加水和苏木条一起煮出颜色,也是一种云南做七彩米饭的天然染料。将煮好的鸡蛋带壳,浸泡在苏木水中半个小时,捞出时粉粉的,还透着一丝红,散发着木头和鸡蛋的清香。捏一捏,滑滑的,只怕一个不稳,红蛋就从手里溜走。咬上一口,一看最外层微红,到里面渐渐成了白色,味道却比普通鸡蛋好吃得多,多了一丝淡淡的清甜,在味觉和祝福寓意的作用下,红蛋自然好吃!

酒足饭饱后,在与婴儿和主人家的告别声中,这百日红蛋宴也结束了。

篇六: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端午包粽子

张嘉倪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今天选择一个经典的习俗来写——端午包粽子!

一说到粽子,每个人肯定都不陌生,今年的端午节,我打算自己学包粽子,妈妈也特别支持我的想法。

一大早,我跟着妈妈一起来到了超市采购所需食材。有许多东西需要买,有赤小豆、糯米、白砂糖、红豆、绿豆、蜜枣、艾叶等。

回到家,我们放下大包小包的食材,洗洗手,我挽起袖子,准备开工。

妈妈告诉我,这粽子有很多种口味,问我要包哪种。嗯,我仔细想了又想,最终决定,还是一如既往的蜜枣味吧。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艾叶卷成一个类似圆锥的形状,往里边加入白砂糖、赤小豆、蜜枣、还有最重要的糯米。然后用几条绳子封好口,一般我们家里还会准备很多种颜色的线以便对不同的口味进行区分。这样,一个个小粽子就做好了。

转眼间来到了最简单的一步——那就是上锅煮了,我帮妈妈把一个个包好的粽子放进沸水里煮十五分钟,终于能休息了。

经过漫长的等待,粽子终于出锅了!煮好的粽子,满屋飘香,剥开粽叶,里面红棕色的粽肉在灯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简直棒极了,我和妈妈都很开心。

包粽子非常有意思,大家也可以去尝试一下!

篇七: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清明祭拜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有非常多,如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寒食节……我的家乡,人们对清明节特别重视,因为这天是追思先辈、缅怀先辈的日子。

清明节那一天,妈妈约好了亲戚们,一起去拜祭祖先。人到齐后,妈妈给每个人发了几片柚子叶。柚子叶的作用是避邪,让邪气远离。

我们一起来到墓地所在的山脚下,一起登山。小孩子们精力旺盛,我与堂哥堂姐堂妹堂弟一齐向上爬到了第一位。爬到特别陡的地方,我们手脚并用,双手扶着地,脚也往上蹬,费了老大力气。我们一直爬,终于爬到了安葬先人的位置,大家气喘吁吁。

大人们把东西放好,开始布置,有的割长长的青草,有的摆放供品,有的在坟墓上插上纸花……做好了准备工作,小孩和大人们一起点香。每个人拿三根香,排队祭拜。轮到我了,我鞠躬了三下,找了个合适的地方插下香。所有人拜完后,就要烧纸了。小孩和大人一起折纸钱,打开纸鞋、纸房子。烧纸的寓意让祖先有吃有用,什么也不缺,让祖先在天国过得幸福。我拿到要烧的纸,小心地点燃它。纸烧起来了,我很怕烧到手,心里想:没事的,很快就结束了。这几天都是这个样子,认真对待,是对清明节和祖先的尊重。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

篇八: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高巍恒

春节包饺子

在北方,有一样过年必不可少的吃食——饺子。

在除夕当天的下午,我们家又如往常般忙碌,全家都浸泡在汗水中,大家都在为当晚的“主角”——饺子忙碌着。

中午下了辅导班回到家时,爸爸妈妈已经在忙碌中了。爸爸妈妈看见我回来了,显得异常开心,他们的脸上已经露出了异常开心的笑容。

“快过来,妈妈和爸爸跟你说个事儿。”我一看,爸妈的神态有点不太正常,我再回味这语气,啥情况?——不妙,快溜!

“别跑嘛,”爸爸一把拉住我,“紧张什么又不是要骂你……”

“哦,原来找我包饺子呀,好啊。”我走到桌台前,馅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坐在椅子上,发现,饺子馅不同寻常,有花生的馅料,也有枣子和栗子的馅料。

“你不知道了吧?爸爸跟你讲啊,这两个馅料里有很多的寓意。花生馅的饺子寓意着身体健康,枣子和栗子的限于着早生贵子。爸爸跟你讲啊,今年的饺子中还会包一个带硬币的饺子,谁要是吃到,谁就会交好运,来年会财运滚滚。”

“真的吗,真的吗,那赶快包吧,我一定要吃到硬币。”我刚说话,妈妈把一张刚刚好的饺子皮放在我手上:“包吧。”

我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用勺子舀起一勺馅,像妈妈那样把馅料放在饺子皮上,左捏捏、右捏捏,把馅料用饺子皮紧紧的包住。就这样,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饺子就包好了——与其说是饺子,倒不如说是个面肉球……

“噗呲呲——”饺子们被无情地滚到了锅中,把锅盖盖上,只听里面“咕噜噜”的声音,就可以再想到饺子们在热水中滚动着,应该有的胀了起来,有的会露了馅吧。

终于,饺子煮熟了,妈妈把饺子盛到盘子里,盘子上冒白气,给人一种喜悦的感觉。饺子吃起来的感觉别提有多香,大家吃饱后都赞不绝口。

晚饭后,阳台上坐着刚吃饱的一家人,他们靠在一起,在阳台上欣赏着盛世烟火……

篇九: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大诗人屈原看到国家灭亡,伤心不已,写下绝笔之后,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悲忿的怀抱大石,毅然决然的跳下汨罗江。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屈原投江殉国后,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并将粽子投放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时节及节后,天气炎热,蝇虫滋生,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古人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能杀百毒,在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

篇十: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赛龙舟

李东灿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每当端午节到来,人们就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为的就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儿吃掉屈原的身体。

你以为赛龙舟就是一个简单的比赛吗?其实在这里面还蕴含着深不可测的讲究呢!赛龙舟前先要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进贡鸡、米、肉、供果、粽子……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十分严肃,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宗、保平安。用通俗的话说:“图个吉利!”不仅如此,“龙舟”可不仅仅只是一条普通的船。要给船头和船尾分别用木头雕刻龙头和龙尾,在龙身子装饰上彩带,系上彩绳,真正的“龙舟”才算大功告成。

赛龙舟前的准备不简单,想要组成一支队伍,并在赛龙舟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那就更不简单。你赛过龙舟吗?如果没有,那就让我为大家还原赛龙舟时的精彩时刻吧!

远处五条龙舟排列整齐,蓄势待发,仿佛是江中的蛟龙即将开战。龙眼炯炯有神地巡视着四周的龙,一场扣人心弦的赛龙舟即将上演。

“啪”的一声枪响,四周静了下来,只听只听见阵阵锣鼓声隐隐作响,一条条龙舟如离弦的箭一般破浪疾行。龙舟上的桨手们一声一声整齐划一地吆喝着,那声音震天动地,听起来好不精神。他们奋力划动手桨,个个都喘着粗气,汗流浃背,但仍旧坚持与队友有序地配合着,不敢有一丝松懈。龙舟们都不分上下,时而这条独占鳌头,时而那条后发制人,你追我赶,好不刺激。船头站着一个人,手拿棒子,身子一颤一颤地使劲儿击鼓。随着咚锵、咚锵的鼓声,急促地一起一落,激起一团又一团雪白的浪花。条条龙舟竞相冲过了终点线,激情四溢的赛龙舟圆满结束了。人们在欢呼声中欣赏了一幅幅“龙舟竞渡”的壮景。

赛龙舟,带着我们炽热的心,带着我们无限的希望,带着我们的凌云之志,一起划向远方

篇十一: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对于中国人来说,肯定没有什么节日比除夕更重要了。这就好比国外的平安夜,除夕在中国人眼里可是重中之重,而且各个地方庆祝方式各异,我的家乡——温州,也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习俗。

在除夕当天,重头戏自然是年夜饭了。一大早,负责准备食材的人,忙着去菜场收罗各种美食。留在家里的人呢?就忙着“掸新”,也就是大扫除,让整个家焕然一新,干干净净过大年。

过年了,红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啥呢?喜庆!中国人图得就是红红火火。家家户户门前红色的春联一贴,福字摆中间,年味就更浓了。虽说现在有些人不会特意去贴春联,但更多人还是喜欢像以前一样在门前贴起了春联,希望来年五福临门。

忙碌许久后,也快下午四点了。这时重头戏——烧年夜饭,开始上演。温州人年夜饭的食材很有讲究,就像年糕(谐音年高)一直都是一道打头菜,意喻祝孩子年年长高,祝大人们年年高升。温州的年糕也叫水晶糕,白得特别晶莹剔透,入口软软糯糯的口感,不仅好吃,更是多了几分颜值,是年夜饭的明星选手。大黄鱼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更有年年有余的意思。还有八宝饭,汇聚八种食材,代表着团团圆圆。年夜饭里的每道菜都有着美好寓意,这可是我们平时都不在注意的。

菜烧好了,开始摆盘。在桌子外围用红色的高脚碗摆上十道小菜,象征着十全十美。如果家里人数比较少的,则摆上六盘,大有六六大顺的意思。外围的小菜,温州话叫“盘头”。“盘头”摆好后中间则摆上意喻美好的大菜。一切准备就绪后,年夜饭正式开始,阵阵菜香引得所有人大快朵颐,大人们会喝上些酒,孩子们则用饮料给长辈敬酒,这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大家在一起闲聊着琐事好不快哉。

八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准时开始。现在的春晚多了很多娱乐项目,就好比抢红包,虽然狂拼手速只能抢到几毛钱,但还是乐在其中。看节目之余再给身在远方未能回来的亲戚发个微信,道几声祝福,发几个红包,气氛就上来了。

九点多了,孩子们自然是坐不住了,都接二连三的放鞭炮去了。城市里大多禁止烟火,唯有那小摔炮,还有点意思。这些摔炮接着扔在地上产生的力使小包炸开,发出爆炸的响声。多来几个一起扔,声响就变得很大了,就像真的鞭炮一般。孩子们总是很调皮,蹑手蹑脚地放在几个大人的脚边,等他们一不留神,一脚踩下去就哈哈大笑。还有一种叫仙女棒,烟火在一根棒子上闪耀着,就像仙女的魔法棒一般,甚是好看。

夜里,大多数人都会等到12点的钟声响起,等着自己又长大了一岁的那一秒,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去睡觉,但注定是个不眠夜。

温州的除夕没什么不同,很平常,但刻在骨子里的温情和热闹组成了除夕,这让这个日子显得与众不同。

篇十二: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感恩生命,珍惜生活

——记正月初一扫墓活动

新年的第一天,也许很多地方,很多人都是高高兴兴地出门拜年。可在我们这里却不同,这一天,我们要去给已故的祖先们扫墓。

这看似很平常一件事,但实则大有学问呢!这一天,我们要起得特别早,要抢在上午扫墓上坟。出发前我们要准备好蜡烛、肉、香、鞭炮、银元、酒、筷子等祭祀用品,一切准备就绪,爸爸便驱车带着我们一家老小前往墓地。公路上的汽车寥寥无几,且大多行驶于墓地的方向。我们虽来得不算迟,但早已有人开始扫墓、祭拜,鞭炮声此起彼落……

我们先来到奶奶的墓前,爷爷先把肉、饭、酒、筷子、蜡烛摆放好,这时大伯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我刚开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问妈妈“为啥要放鞭炮?”妈妈说“鞭炮是用来叫醒奶奶告诉她过年了,我们来给她拜年,让她多吃点东西,跟我们一样开开心心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鞭炮放完大家都来到墓前,点燃香每人3根不能多也不能少。这又是为什么呢?没等我问,爷爷告诉我:原因有三,第一根是敬天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第二根是敬地希望来年大丰收、第三根是敬去世祖先感谢祖先留下的基业。如果不懂的人少一根都是大不敬。我拿到香后,妈妈说:“按照我的动作做好。”只见妈妈双手拿着香在奶奶墓前鞠三个躬,嘴巴里面低估着,像是让奶奶保佑我们之类的话。然后妈妈把香插在奶奶墓前,并将酒洒在墓前。我按照妈妈的样子照做一遍,家族的人也便依次烧香、祈福。我实在不能理解,这样真的能保佑我们一家吗?

我想起了奶奶生前对我们的好,她是多么希望我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啊!她对我的好,仍历历在目,有什么好吃的,她第一个就想到我……雨天替我送伞,热天给我扇风……她曾无数次的鼓励我要认真学习……奶奶温暖的手,温和的声音,慈祥的面容……至今还一直在我的脑海温存。今天扫墓,让我回想到很多的往事……(加上这个小节,回忆奶奶的好,你才能与下文悟出扫墓的意义相衔接。必不可少哦!)

我突然明白,祭祖是为了感谢祖先们赐予我们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生活中一切。

新年第一天,和家人一起扫墓,意义非凡。

篇十三: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罗煜

正月十二跳火堆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家乡的习俗。我的家乡,也有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那就是——跳火堆。

听爸爸说,这习俗可不简单。“跳火堆”,顾名思义,就是人从火堆上跳过去。那是什么时候进行呢?就是正月十二。有些人认为,人从火堆上跳过去已经很厉害了,不过,我郑重的告诉你,跳火堆的人是没有受过训练的老百姓。

“那什么人可以跳火堆呢?”我一脸疑惑的问爸爸。

“只有那一年生过孩子或结过婚的人才可以跳,不过生的是女孩子就不能跳了。跳的人都可以拿灯笼,假如在那一年又结了婚又生了男孩子的人就可以拿两个灯笼。最重点的是,跳火堆的人一定要是男的。”

那具体是怎么样的呢?还要到现场才知道。我还记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跳火堆了。一开始,要跳火堆的人要排成一列。从村子里出发,带好鞭炮,还有鼓、锣。开始了,他们要走遍村子里的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的在别人家门前放鞭炮,一夜鞭炮声不绝,小孩子们个个捂着耳朵。

当他们走到我家门口时,我可不像其他小孩子一样个个捂着耳朵,而是敞开耳朵,高高兴兴地在家门口看着,听着,蹦着。可能是有人在我家门口前放鞭炮,有点新颖,所以开心吧!

最后,就到了最重要的环节了——跳火堆。勇汉们走完大街小巷,最后出了村子,在村外马路上跳火堆。勇汉们拿来大量干草,将它们点燃,火堆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勇汉们的跳火堆表演。我还没准备好观看呢!第一个勇汉已经向火堆飞奔而去,只见他一个健步如飞,两脚踩在带火的干草上,就过去了——真男人!我不觉竖起了大拇指。后来,所有的真男人都跳过去了。

我认为我要像他们一样勇敢,不该有一丝犹豫。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配得上“勇汉”与“真男人”的称号。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正月十二——跳火堆。

篇十四: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彭心怡

岳阳的春节

我们的祖国地广人多,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老家在地处洞庭湖畔的岳阳,春节习俗也很多。我们那里的春节即从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

就先从腊月二十四说起好了,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这一天,灶王爷要回天庭述职,叫辞灶。为了让他不说些人间的坏事,二十四晚,由家庭主妇在锅灶边点烛祭灶,为他“送行”。奶奶在灶旁一边准备丰盛的饭菜一边跟我说,灶王爷吃好喝好了,家里的烟火气才会更旺呢!

农历一年最后的一天是除夕,或称大年三十。户户剪彩纸,贴春联,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称作吃团圆饭。我们老家吃年夜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中午十二点后到晚上八点之前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寓意团团圆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时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大年初一早上开门时放,表示正式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

大年三十晚上,老家还有“辞年”的习俗,辞年是我童年记忆里很美好的回忆。吃完团年饭,我背着奶奶老早给我准备的大袋子,就和隔壁的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出发了,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的大喊着“辞年啰,恭祝您过一个热闹年”,主人家都满脸开心,就给我们大把大把地分糖果和饼干。只要愿意跑,三十晚上随便到哪一家都会得到热情款待。我们辞年能辞到十一、二点才回家,感觉乡下的夜空四处回荡着小朋友们欢快的“辞年”声。奶奶说,小朋友们热热闹闹的,才是真正的“过年”呢。

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又叫灯节。这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奶奶说,闹完元宵“年”才是真正的过了,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又有了新的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过年风俗,平淡而有趣,热闹又温馨。

篇十五: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春节的习俗

刘宇轩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而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春节的风俗。

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是春节了。在春节有着许多的风俗,比如:贴春联,拜年,吃团圆饭……作为小孩而言,最感兴趣的就是吃除夕团圆饭和放烟花啦!

夜幕来临,厨房里大人们忙忙碌碌,在准备着一道又一道美味的菜品,菜品看着都好吃,让人看了想要快点尝一口,我们小孩早已等不及了,于是经常趁大人不注意偷吃一口,我们细细地品尝着菜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像这香气在人们口中不肯消失了一样。

团圆饭后当然少不了放烟花,只听见“呲——”地响了一声,一个个小小的火光从口子里钻了出来,又迅速地飞入天空,只听“啪——”的一声,就像那绽放的花朵一样开在了那漆黑的天空中,十分绚丽,慢慢地又消失在天空之中,接着又是几声“啪——”,那几朵花朵又缠绕在一起,好不可爱。这花朵什么颜色都有,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有蓝的,还有紫的,颜色丰富多彩且不单调。甚至还有能变色的,看完了总要尖叫一声,真是热闹非凡。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