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的故事作文(推荐15篇)

篇一: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推荐15篇)

姜姝

记忆中,总有一位老爷爷,推着一辆独轮的小推车,颤颤巍巍地走着。车头前堆放着几把镰刀和蛇皮袋,车上坐着一个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手上高举着刚采来的小野花,跟老爷爷有说有笑,阳光正好,时光正好。

那个小女孩就是我,那位老爷爷也就是我的爷爷,那辆小推车也陪伴了我整个童年。

那时,爷爷经常带我去田里,我也很高兴能去田里撒野,有种说不出的愉悦。爷爷怕我走路累着,不管远近,都用一辆小推车载着我。小推车是独轮车,用钢筋焊成,交错纵横,密密麻麻,像从飞机上俯瞰公路,看似分散,却始终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系。这辆车似乎年代很久了,上面生了灰褐色的的锈斑。平时,它安静得像个熟睡的孩子,静静地呆在墙角,上面堆着一袋袋的黄豆,覆盖着一层灰。但每逢爷爷带它出门劳作,它似乎活了,跳跃着,奔跑着,欢笑着,阳光一点点倾斜在上面,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充满活力,灰尘也随风飘散。

爷爷经常会在推车上垫上几张报纸,铺上一捆稻草,让我坐得舒服点。路上,他时不时和蔼地问我饿不饿啊,还没等我回答,他就从口袋里神秘地掏出糖,番薯干,花生,瓜子等我爱吃的零嘴,一把塞在我的手上,憨憨地笑着。小推车虽然很重,但是爷爷从来没有抱怨或者不耐烦,他也是慢慢的,沉稳而安静。但是,每当我看向他,他的脸上都会挂着一份宠溺的笑容,真诚而温暖。

时间也许都是在不经意间溜走,看不见,碰不到,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不见了,像变魔术似的。我长大了,爷爷老了,小推车也日渐斑驳,已经放在角落里很久了。也许魔术失败了,没能留住所有事物最初的样子。爷爷似乎变得跟推车一样,不爱言语,只是慢慢地做着他想做的事情,却再也推不动那辆小推车了,爷爷老了。

一辆推车,承载了一段美妙的回忆,记录下了那个沉稳、爱笑、勤劳的爷爷,也深深地刻上了爷爷对我的爱。

爷爷,你什么时候再能像以前一样推着小推车载我去田间。

篇二: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岁月渐渐的流淌,生活中有一些物品,随着岁月,被遗忘在了家中的某个角落。不经意的在抽屉里翻找出一个破旧的小怀表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破旧的外表似乎藏着故事。

那个小怀表是属于爸爸的,是爸爸小时候的心爱之物。金龟子的造型小巧可爱,按一下上面的按钮,它的翅膀就会张开,露出翅膀下面的小钟表。但是分针和时针都静静地躺着,不再走动,我想它没有能量了。爸爸告诉我,在他小的时候,中国的技术还不够先进,造不出这样的电子表也没有配套的电池。所有的电子表都来自于其他国家,甚至是偷偷的运输到中国来贩卖。所以爸爸的手表电池用尽了就不再走动失去作用了。

虽然怀表的时间停在了电池耗尽的那一刻,但是历史的长河还是滚滚向前。去年爸爸给我买了一个电话手表,它不仅外形很好看印着可爱的卡通人物,而且功能也非常多。可以用来看时间,也可以打电话,发语音,甚至还可以视频。并且我的手表可以反复充电,再也不存在因为电池耗尽不能再使用的问题。将爸爸小时候用过的手表和我的手表对比,我的手表不管是外形还是功能都完胜。这小小的钟表的变化就可以代表了祖国科技的进步。

这小小的金龟子怀表就是我找到的“老物件”,它记录了爸爸小时候的回忆,也记录了我们祖国的变化,衷心祝愿祖国发展越来越强大和繁荣。

篇三: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我家书房的一角,摆放着一台“古老”的机器。远远看去,它就像一张书桌。宽宽的桌面上有个像起重机吊臂一样铁家伙,铁家伙的右后方,还有一个支架,架着两圆盘,圆盘上托着线圈。桌面的下方,悬挂着一个圆柱形的电机,右手边还有两个电源开关。桌子的最下面有一块锈迹斑斑的脚踏板,通电的时候,只要一踩踏板,机器就会“嗒嗒嗒”作响,这个时候就是它的工作状态了。大家猜一猜,这是台什么机器?哈哈,如果让爷爷奶奶们来看,他们保准知道!没错,缝纫机!在我看来,这个家伙笨重,陈旧,造型也不好看。可是,我外婆一直把它当做一个宝贝呢。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缝纫机的故事!

外婆和缝纫机

外婆年轻的时候在鞋厂工作,她的第一个岗位就是车间的缝纫工。外婆告诉我,那个时候工厂采用计件制,发的是超产奖,就是谁做得多,谁的奖金拿得多。我的外婆是个吃苦耐劳的人,为了多赚奖金,工作起来就是个“拼命三郎”。别人一天用缝纫机做一百件,外婆能做两百件,她每天晚上还把工作带回家做。黑灯瞎火的,外婆就趴在这台缝纫机上,弯着腰,踩着踏板,“嗒嗒嗒,嗒嗒嗒”,把眼睛都差点看坏了。外婆总是说,没有那时候的辛苦赚钱,就没有现在这么幸福舒适的生活。外婆对缝纫机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这个老机器,就一直跟着她,无论哪次搬家,外婆都舍不得卖掉它,虽然也不值几个钱。

爸爸和缝纫机

爸爸小时候很是调皮,奶奶家里又穷,哪像现在的孩子,有那么多新奇有趣的玩具。奶奶的缝纫机就被爸爸看上了。他趁奶奶不在家的时候,偷偷跑到缝纫机旁,好奇地想看看它是怎么工作的。爸爸按了开关,踩着脚踏,看着针头“嗒嗒嗒”地上下跳动。年幼无知的爸爸太兴奋了,他哪里知道危险就在身边。他把手慢慢靠近针头,想去摸一摸,可是脚下并没有停下。我那可怜的爸爸,被针头从指甲盖扎了进去,都流血了。“爸爸,疼吗?”我捂着嘴,笑着问他。“十指连心呐,你说疼不疼?”爸爸至今记得这感受,每次说起来的时候,都会举起那根受过伤的手指头给我看,那狰狞的表情,让我不敢随意去玩缝纫机。爸爸说:“那时,家里是真的穷,缝纫机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不过记忆最深的还是被扎这件事。现在条件好了,大概没几个孩子认识缝纫机,你们有太多太多自己的玩具了。”

我和缝纫机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也像爸爸一样,对缝纫机充满了好奇,每次看着外婆坐在缝纫机前,踩踩踏踏,手里的布转来转去,灵活得就像在抹桌子。一会儿工夫,抹布,毛巾,鞋子,我的睡裤……就从缝纫机上出来了。外婆用缝纫机的时候,我总喜欢坐在她的身边,替她踩踏板,听着针头“嗒嗒嗒”飞快跳动的声音,就像我用钢琴弹奏的胜利曲,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好像就是我这么能干!记得有一次,我出去跟小朋友们玩,看到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沙包,玩得可带劲儿了。可是我没有,只能在一边看着他们玩,心里别提多羡慕了。回家后,我问外婆:“外婆,缝纫机能做沙包吗?”外婆摸着我的头,笑着回答我:“外婆的缝纫机就是机器猫的口袋,里面什么都有。”第二天,当十几个崭新的沙包堆在我的面前时,我真的高兴坏了。摔破的裤子,穿破的衣服,外婆没少用缝纫机给我补过。

对于我这么大的孩子来说,缝纫机真的算是老物件了。妈妈说,缝纫机是70年代结婚的三大件之一,也许再过二、三十年,我家的这台缝纫机就该进博物馆了。外婆总说它是生活的见证,它见证了什么呢?妈妈告诉我:缝纫机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大和家庭的日益小康。我觉得,缝纫机见证的是外婆的勤劳和节俭,见证了幸福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真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可是不管到哪一天,勤劳节俭都是我们的美德,永远不能丢,就像我家的这台缝纫机一样,一代一代往下传!

篇四: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外婆家大院的一个角落里,停着一辆永久牌老式自行车。

这辆破旧的自行车像一名饱经沧桑的老者,孤独地站在那里。凑近一看,它以倒立的三角形为主架,全身上下,锈迹斑斑,轮胎早已干瘪氧化。前面的车铃也残破不堪,无力地耷拉着脑袋,怎么按都按不响。上面的“永久”两字模糊不清,只能依稀看出字样。

听外婆说,八十年代,自行车是绝对的奢侈品,当时还是凭票购买,没有票有钱也买不到。外公为了接送妈妈上下学,省吃俭用,花了大半年的工资,才买了这辆二八大杠。无论风吹打,外公骑着这辆锃亮发光的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妈妈坐在倒三角上,父女俩一路上总是有说有笑。

如今,外公家早已拥有了小汽车,但他还是舍不得将自行车处理掉。虽然这辆自行车只是占据着那一个角落,但是在外公心中它却有着特殊的位置,因为它承载着外公和妈妈两代人之间的故事。

有些老物品虽然不是价值连城,但是它们却饱含深情,触人心弦,永远铭记在主人的心中。

篇五: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我看到老师发的“寻找70年前的老物件征集令”时,我马上就想到两个物件,这两个物件是太奶奶传承下来的,现在传给我大伯。

去年春节跟爸爸回老家做客时在大伯家吃饭时看到的,我当时看到这两个东西时,第一感觉就是它好“老旧”,还带着好奇的眼光和一连串问题。我说到这里,想必大家比我更好奇吧。

我先来介绍一下这两个物件,第一个物件是大伯家的盐罐,它下窄上宽,在它高高的底上面看去就像一个大碗似的,上面是支零破碎的花纹,应该是经过了岁月磨炼的痕迹。第二个物件是大伯家放筷子的架子,它的形状是个梯形,看起来有点粗糙,但是在它像水泥一样灰色底上面刻着又细又长的图案像柳树叶一样,配在这个筷子架上更吸引人们的目光。

“大伯这个东西是哪里来的?这么旧了你还在用吗?”大伯笑着说:“这是你太奶奶留给你爷爷的,不要看着它外表不是很华丽,但是它里面的故事很感人。”听大伯这么说我更好奇,大伯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产品极度缺少,尤其是盐,家里缺盐好几天了,那时候爷爷吃着没盐味的菜,太奶奶急得在嘴里唠叨,“怎么办呢?盐买不到,再这样下去人不吃盐会生病的”,就在这时太爷爷双手捧着满满的一罐盐回来,太奶奶急忙接过去,连忙问太爷爷,这盐是哪里来的?太爷爷只是笑了笑,拿出自己的大烟袋蹲在门口抽了起来。从此太奶奶就把这罐子视如珍宝。

筷子架又是哪里来的呢?大伯告诉我,这是太奶奶和太爷爷自己当家买的一样东西,太奶奶特别喜欢,所以一直很珍惜地使用着,几乎完好无损。

我听完大伯的耐心讲述之后,心里有点酸酸的,大伯说:“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一个富有、文明、和谐的家庭里,更要懂得珍惜亲情的可贵。”

这就是我给大家带来‘老物件’的故事。

篇六: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我们家有一个老物件,是一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红灯牌收音机。

这只收音机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块头”。光看上去就像只大箱子。它有三十厘米高,半米长,边上有一圈木外壳。前面是一只音响,镶着闪闪发光的“红灯”。音响下面装着几个旋钮,用来调频。原来那时的收音机这么大!

这只“大哥大”收音机是这么来的?奶奶说,它是1977年,爷爷奶奶刚结婚时凭票换的。当时爷爷的朋友给他一张收音机票。那时候买东西大多用票换,不能直接用钱买,于是爷爷换来了它。他们搬过几次家,都没扔掉这只收音机。它已经非常老了,刚拿出来时,奶奶足足用抹布抹了两遍才擦干净。她还告诉我,这只收音机破了就修,修了还破,折腾了几十回,还是舍不得扔掉!它从爷爷手里传到爸爸手里,又传到我手里,已经有四十多岁了!

我很纳闷,这么笨重的东西有什么好留的?爷爷告诉我,那时候没有电视,只能通过电台广播了解新闻,这样的收音机还不是家家都有,价格十分昂贵,要用120多元,大概是现在的几千元多了!别看它笨重,现在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视,买了手机,这样的东西已经难得一见了!我想起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哥大”电话机,当时每个人都抓着一块“砖头”打电话,那块砖头就是我们说的“大哥大”了!这多不方便啊!

我想,这只收音机见证了中国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收音机没了,变成了电视;“大哥大”不见了,变成了智能手机;马路上来往的自行车成了历史,变成了豪华汽车;冒出一团团黑烟的蒸汽机车也没了,变成了呼啸而过的“复兴号”……它,便是几十年来巨变最好的见证者!

篇七: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吱—吱—”又听到了熟悉的磨刀声,每每听到这声音,我的鼻子总会传来一阵阵酸楚。这声音,会带着揭开层层迷,穿梭于记忆的长河中,回忆起埋藏于记忆深处的那一把已经生锈的军刀,回忆起姥爷、军刀和我的故事。

穿过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我,又回到了童年时分,回到了我姥爷、军刀的世界。

那是一把古老的军刀,从我出生起,当我呱呱落地时,它就在这里了。时间的年轮一圈圈转动,它也早已尘封,但我一出生,它就“不得安宁”了。我第一次见到它时,表面粗糙,且坚硬无比。我对它可是“一见钟情。”从此以后,我们便成了最好的“玩伴。”

当时的我对它这庞然大物不能移动一丝一毫,可是就算这样,我也玩得热火朝天,不变乐乎。我和它自然就成了“好哥们。”整天可以算得上废寝忘食的戏玩。姥爷呢,则整天“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玩耍。”

可好景不长,时间在一点点流逝,离上交“伙伴”的日子越来越近。终于,可怕的一天来临了,上交的消息我感觉以世界冠军百米冲刺的速度来到我家。

姥爷先是一愣,便去给那些陌生的面孔“软磨硬泡,”好像是要让他们先去“扫荡”别人家,自己拿起军刀,磨了再磨,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姥爷那样认真的神情,他弯曲着身躯,眼睛有着淡淡的血色,似乎每磨一刀,心就碎一块。

磨罢,姥爷一步一步缓缓走出门,闭上眼,用我的“好伙伴儿”练了最后一次刀,大概也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刀了,我那时还在呀呀学语的时期,并不知道这把军刀要离开我“奔向远方,”我依然戏弄着,要是刀有感情,一定会觉得我很无情吧。

当那些人要把“伙伴儿”收走时,我只是目送他去远方。那时年幼无知,被姥姥善意的谎言“骗”得晕头转向。

当知识的洪流涌进我的脑海里,我便会回忆起这件事,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我的心便会“隐隐作痛。”

也许军刀锈迹斑斑,也许军刀凹凸不平,也许军刀饱经风霜。

但是,在我心里,那时阳光散到军刀上,那光特别明亮,那时的光,特别耀眼。

篇八: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奶奶家有「老物件」吗?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爸爸。这个问题像一把金色的钥匙,轻轻扭开那扇尘封已久的时光之门。爸爸沉默一会儿说:“毛主席纪念章,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激情燃烧岁月中不朽的精神符号”

打开奶奶珍藏毛主席像章的盒子,顿时让我眼前一亮,上佰枚纪念章。有铝制,铁制镀金的,有机玻璃的,还有陶瓷的。这些像章形状各异,有圆形的,长方形,梯形和红旗形状……我拿起一枚金色直径约6厘米,圆形铝制像章,细细端详起来,正面是银色的毛主席头像,背景为红色,头像下刻有“毛主席万岁”,反面正中有一个大大的“忠”字,忠字下面还有“无限忠于毛主席”七个小字。爸爸告诉我,那个年代的人们,人人都把纪念章别在胸前,这个位置只属于毛主席,离心最近的地方才能与毛主席心连心,那是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爱戴和尊敬。

爸爸让我了解了这段历史,发自内心的敬佩毛主席不愧是一代伟人。而奶奶一代人,从激情岁月到如今的美好新时代,用像章证明了他们的敬仰和感恩,体会到奶奶由衷的欣喜和自豪。

篇九: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孙思慧

奶奶坐在那架缝纫机前,整个身体都依靠在机架前,鼻梁上架着的老花眼镜在阳光下泛起银光。

那架缝纫机,是最老旧的款式。黄橙橙的桌板,机身上的黑色油漆里,亦有斑驳得掉了色的。

奶奶时常喜欢呆在这工作台上,每逢冬日,为我们制作鞋垫便是她与缝纫机的任务。她手里拿着棉垫子,仔细地对比着鞋底的大小,一寸一寸,耐心比对。她总会在缝纫机的锥形的抽屉里拿出各种工具,就像变戏法一般,给人意外的惊喜。她总把节省下的绵软的好布料藏在她的百宝箱里,只在为我们做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她拿着棉布沿着鞋的形状剪下一块,弯边棱角,圆润整齐,格外细致,她均匀地把棉布铺在普通垫上……

午后的阳光明媚,小小的光斑灿若星辰,跳跃着,“卡啦”,“卡啦”,宛若倾泻音符上,忍不住的小确幸。安静的时光里,奶奶的脚一下又一下有节奏地踩踏着踏板,棉布裹着鞋垫,一针一线勾勒在鞋垫的边缘,时隐时现,她手拉着扶着面布不停地忙碌。一阵又一阵哒哒哒的声音,清脆响亮。

冬日里的时光有了奶奶,有了缝纫机,便不再那么难熬了。脚底下毛绒绒的鞋垫,暖融融的,是一种别样的温暖。

不论是平常日子里,还是逢年过节,总有乡邻上门补这补那,抑或缝制新衣,奶奶总是笑眯眯地答允,乐呵着回到缝纫机的怀抱仿佛与它融为一体,熠熠生辉如弥勒般刻在心间。

岁月静好,沉淀着,宁静而质朴。

篇十: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家好,我是一把2200岁的青铜剑。

我出身在秦朝,制作我的工匠非常的细心,把我做的非常锋利,还在上面刻了精美的图案,我的兄弟姐妹们一早就拥有了主人,跟着主人们南征北战,杀敌无数,为秦皇统一六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而我却孤孤单单地留下了,我也一直渴望着能为国上战场!可是突然秦皇爆毙了,我和一大群陶俑被一起埋进了墓地里,开始了漫长的地下生活。2千年的时光斗转星移,我的祖国经历了改朝换代、落后挨打、被人侵略、重新站立、继续奋斗……而我不知道时间,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只是这么无聊地待着。

某一天,“轰隆隆”,从我耳旁传来了几声巨响,碎土从顶上落了下来,把我身边的陶俑推倒了,我被压在了那个陶俑的身体下面,动弹不得。就在我以为要这样被压一辈子的时候,1994年的时候,我被考古学家救了出来。看着我的救命恩人,我瞬间挺直了那被压弯千年的身躯,看着考古学家们惊异的眼神,我得意地笑了!

就这样,我被摆在博物馆里,与我们的伙伴们在这里居住了下来。在这里每天都有各国的游客走过,他们指着我介绍说:“在1950年,美国发明了铬盐氧化处理专利,防止铜生锈。而这把青铜剑身上经过检测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说明2000多年前我们中国人就已经熟练掌握这门技术。”我不禁暗暗得意。他们又说道:可惜因为连年战乱,这些工匠并没有把这个技术传下来……我听了这句话又暗自神伤,可恶的战争不光夺去了我很多兄弟姐妹的性命,也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非常辛苦。要是没有战争该多好!又有游客说道:“如果这些伟大的技艺都能流传下来,我们中国又怎么会有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时候呢!”听了这话,我真是恨自己怎么在地下埋了那么长的时间呢!后面的游客又说道:这些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再挨饿受冻,我们也有了自己的轰炸机,有航空母舰,有东风导弹,有装甲坦克……谁都不能再欺负我们了!”听到这里,我又放心地笑了!

作为一把剑,这一辈子我都没能上阵杀敌,是遗憾,但是如果能在博物馆里看着我亲爱的国家越来越强盛、人民越来越富足,那更是我最大的幸福!

篇十一: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在我还未“落地”时,我老家就有一把老剪刀,这把剪刀年龄有我爸爸那么大了,是我奶奶随身携带的“护身符”。

从我刚有记忆的时候,我就记住了,老家有那么一把老剪刀。

那时奶奶每天都用它给我剪指甲。

奶奶那时候还总是用这把老剪刀给我剪布料,做一件又一件五颜六色的漂亮的衣服,奶奶做的每一件衣服我都非常喜欢。

这剪刀又锋利又利落,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一年两年三年……40年过去了,这把老剪刀虽然有点生锈了,又黑又黄,但是他还能那么好用!

你们知道吗?他虽然老旧,但他还漂洋过海去过遥远的德国,坐过飞机呢。这一点我还有点羡慕它呢!

那是年前我还在妈妈肚子里,奶奶去德国姑姑家玩,怕自己别的剪刀用不习惯就把“护身符”也带上了,可见对奶奶来说他可珍贵了。怪不得有一次奶奶找不到他,着急的不得了呢!

刚开始我想不就是一把生锈的老剪刀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老家都换了新颜,这把老剪刀与新家具不协调,我都想扔了它呢!

我很无所谓的对奶奶说:“奶奶,找不到了就再买一把呀,干嘛一直找他呀?”于是奶奶诉说了这把老老剪刀的故事。我知道后,心里也非常着急,和奶奶一起找“护身符”。

终于我在沙发底下找到了奶奶心爱的这把老剪刀,我将老剪刀用砂纸磨了几下,放回了奶奶的柜子中。

篇十二: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偶然间,爸爸又翻起了那本陈旧的相册,一页,两页,三页,看的入神,看的精彩。一张张单色模糊的照片印入眼帘,记起那些陈旧的往事,眼睛目不暇接,发现了爸爸与它形影不离的身影。

“爸爸,这是什么?”我指着照片上的凳子,奇怪的问。

于是,爸爸就给我讲起来他与凳子的时光。

“板凳长,扁担宽,小木凳,忆童年。木制的小凳几乎是我在童年欢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份回忆,每一份童乐,都有他的存在。

它,是我亲手创作的“小伙伴”。由一块良木制造而成。刀在木头上切割着,发出“吱吱”的响声,在我的努力下,木头砍下了合适的大小,再给它做一件光滑的外衣,用绿色的砂纸在木板上轻轻打磨平整,随着细小的木屑纷纷掉落,凳子基本成型了,接着,就是体力工程,“叮叮——”随声,一张亲手制作的凳子在期望与渴望中诞生。

于是,我与它的一场漫长的·欢乐的童年旅行就此拉开了帷幕。

我们家庭院中有一处小花园,那里空旷·自在。春之百花齐放;夏之小鸟鸣蝉;秋之落叶纷纷;冬之雪花飘扬,四季都宛如一幅幅动人的画。这天依然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踏着春风,带着小凳,走到了花园内,我将它放到了湿软的“草毯子”上闻着夹杂着泥土芬芳的草地,听着婉转动人的歌唱,看着蓝天白云的美好,享着白昼独眼带来的温暖。晌午,我不顾炎热,依旧坐在花园中,今年的花开得格外茂盛,花园里,街道旁,都是一样,他们展开了笑脸,拥抱着小蝶与蜜蜂的到来。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手舞之,身摆之,落到了我坐的小凳上,咦?难道周围的蝴蝶也这么喜欢小凳吗?我不忍打扰蝴蝶与小凳交朋友,一声不吭,小凳也格外陶醉。我就站在那不动,你奶奶一直找不到我,找到我,又把我狠狠的骂了一顿,导致我很少有时间再出去了。

春光浪漫,我与小凳走过了几个春秋,伴我成长,同时也不少帮助我……”说着,爸爸眼里似乎饱含泪珠,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爸爸,帮你找找吧!”我话未说完,爸爸想猎物找到食物似的,眼睛发亮地说:“好!”

我东翻翻,西找找,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小凳,岁月在小凳的身上留下了痕迹,爸爸满心欣喜,望着他可爱的眼神,我也兴奋不已。

篇十三: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我的太奶奶有一件宝贝,虽然它很破旧,油漆都快掉光了、颜色也变淡了,但是它跟着我太奶奶风风雨雨、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它的名字叫——缝纫机。

这台缝纫机购买于70年代,年轻时的太奶奶家很穷,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太奶奶学会了做裁缝的手艺,靠用这台缝纫机为别人做衣服,来赚取一家人的生活费。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太奶奶就更忙了,除了外面客户来定做的衣服,还有一大家子人的衣服,为了大家能在新年第一天穿上她亲手做的新衣服,她不知道踩着这个缝纫机伴随着“嚓嚓嚓”的声音忙了多少个夜晚。每当看见大家穿上她做的新衣,就是太奶奶心里最开心的事。

后来太奶奶去了杭大学校上班,她用这台缝纫机为学校的学生们缝补着衣服,不知道用掉了多少线、断掉了数不清的针。太奶奶退休后,在几次搬家中爷爷和姑奶奶都想把缝纫机送人,却都被太奶奶阻止了。她很生气的说:“不准送人,就算再破也要给我留着。”现在太奶奶每天吃完早饭后,都要在缝纫机旁坐一会儿,用手东摸摸、西瞧瞧,用软绵绵的布擦拭一番,还时不时的给它上点机油,让它一直保持着完好的状态,有需要的时候还能继续使用。看着她爱不释手的样子,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太奶奶还提议我长大后去学做裁缝呢!

篇十四: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马佳颖

时光斑驳,记忆里的老木柜却一直都在。

外婆家最醒目的还是那张老木柜。那张木柜用樟木做成,靠近老木柜,鼻间萦绕着香樟味。整个柜身通黑,黑得深沉,岁月在木柜上留下斑驳的痕迹,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般。柜脚已经被磨得不成样了,许是外婆多次擦拭,木柜摸上去很光滑,带着丝丝凉意。老木柜深黑的地方还现着光影,整个木柜笨重中带着份柔和,深深吸引着我。

那时候,小小的我,就喜欢围着木柜转,闻那樟香味,只知道好闻,脱了鞋就爱往里钻,踩在棉被上蹦跳着,木柜中有着一股浓郁的香味,夹杂着被单的香味,恍惚间,还能闻到年代的韵味。

那个童年仿佛就在昨天,学着小时候的样子钻进去,可却已不容我蹦跳了,那沉重而沧桑的柜壁,倒放着童年时期的记忆,一幕幕,恍惚如梦,却又无比真实,那股浓郁的樟香味还在,时间与空间的隔阂不复存在,那股浓香冲破记忆,此刻紧紧将我包围。

我依然躲进木柜里看书。阳光洒进柜内,仿佛还能看见柜内樟香浮动。身下棉被软软,鼻间香味萦绕,书香与樟香味交融,阳光下飘浮着寂静,满满暖意,平静而舒适。

老木柜是年代的象征,更是承载我童年记忆的收纳箱,收藏着童年满满的美好。或许,每一个物件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意义吧!

时光虽逝,愿你如初!

篇十五: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在我房间的书柜顶层,住着两个小黑人。他们一男一女,身高不高,大概一本语文书的高度。男的很强壮,手持标枪,在保卫家园;女的身材丰满,头顶果篮,为家人们采摘水果。他们通体发黑,面部表情栩栩如生,但都不像我们中国人,一直我都没搞明白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有次家庭搞卫生,我在擦洗他们的时候,妈妈叮嘱我要小心点,于是我把这个疑问扔给了妈妈,妈妈告诉我他们可是我们家的老朋友啦。原来在几十年以前,他们是跟着外公从中非不远千里来我们家的,那时候中非医疗落后,我们国家就组织了医护队伍漂洋过海前去支持,那时候年轻的外公也参加了。在那里,物资匮乏,医疗队伍除了面对各种病毒细菌的威胁,还一度面临食物的短缺,甚至要去树林和猴子抢芒果这样的食物。但无论有多少困难,都没有动摇他们治病救人的决心,不仅医治了病人,还分文不收,教当地人民如何烹饪食物,外公说那是红十字会精神。当地人民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在医疗队伍离开的时候,当时的中非总理热情款待了大家,并赠送了当地最有名的黑檀木手工艺品作为礼物,于是这对小黑人就跟着外公来到了中国。

听完妈妈的故事,再看看这对小黑人,我会想象起外公曾经在那里做出的努力,我为外公感到自豪,也更让我体会到今天的生活的来之不易。祖国迎来了她七十岁的生日,她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大,就像习爷爷在阅兵典礼上说的,繁荣的中国必定会帮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为世界繁荣贡献力量。我也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