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殇读后感作文1000字

子贡曾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于是我自小便对大江大河心存向往,有幸的是,出生于长江下游的牧城,极目侧耳便是长江日夜不息的潮涨潮落声,就连读书声,也是浸润在潮湿的江风中,悠悠低回。在长江之水的润泽下,一次次的午夜梦回里,都是寻着那一支江流去潮流根源。

河殇读后感作文1000字

王开岭在《河殇》一文里提起,流水不腐,当一条水有了远方,有了里程,才算真正的河罢。不错的,水都是由一点的源头出发,水昼夜奔腾,从渺小起源,奔向浩荡远方,流过山野平原,天堑鸿沟,一从容无惧。人类文明由此孕育,岁月的荒芜由此翻饰。

还记得高中暑期去欧洲游历,导游特意带我们在莱茵河畔走了一遭,但见流水潺潺,绕城而过。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博大壮阔,她不过是条最平常不过的小小溪流,一路以最谦卑的姿势贴伏着大地而过,恬淡端庄如古时待字闺中的少女,难怪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几所恶,故几于道”。上善的人该像水那般安于居下,虔诚如斯。而更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那孕育了欧洲文明的莱茵河的源头,竟不过是个小小的水潭——水流从这里出发,几乎穿过整个欧洲大陆。

突然间,我惊诧了,如余秋所言,就好像面对一种伟大既不敢贸然相认又不愿断然割舍,生命的起点那么渺小却又一水相通。千百年来,这条河流就这样汩汩流过,一路流淌,一路消逝。突然明白了世间诸多河流又何尝不是如此,起于渺小,止于浩大,各民族的文化也沿着河流的分支,渗透进民族的血液,也倏忽领悟了王开岭口中水载大势大象,大道大德,大情大义,可悟玄机,铸品格,升境界,晓事理。千年万年,人类文化早就渗透于那一弯流水中了。

古往今来,水旱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若不是在那般冷涩而暗藏杀机的易水的鼓舞下,荆轲怎会有一去不回的勇气,司马迁又怎有把竹简写尽写穿的信念?若不是长江的晚风凄凄、白露横江,烟水迷蒙,又怎会有曹操在战败后依旧横槊赋诗,怎么有苏轼在被贬后的一咏再咏?那些水,悄悄滋养着古人的情怀,塑造着民族性格,成为文化的符号。

然而,正如余秋雨在《远方的海》中所说:“中国文化太喜欢文字描述,但大海容不下那么多文字,因此出现了‘文字海难’:水浸薄纸、浪淹高论、潮卷书声,转眼便杳无踪影。”他用淡漠得近乎悲哀的文字,向我们诉说着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本是起于水的文化,却淹没在了文字描述的文化更新里。他直指:“那些慵懒的巷陌学者,只知检索着尘土间的书本,那些书本上,从未有过真实的大海以及与大海紧紧相连的生命。”生命的起源与流域文明一水相通,我们却在一次次的对文化的塑造中忘记了流之意义。在对河流的一次次高歌中,我们也成了这场文字海难的殉难者,成了这场风暴里一叶随时会被风浪击倒的小舟。于是,当我们在朗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看不见黄河的浩然气魄;当我们高唱“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时,眼前展开的是一片虚无;当我们低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读不懂消逝的意义。我们总是健步如飞,那是因为我们一路背的是空空的行囊,博大的河流文化早就被我们丢在了脑后。我们带着空空的躯干,反复地默念着书本上的白纸黑字,自以为挑起了传承文化的重任。

王开岭在文末发出疾呼,“河之痛,即时代之痛。流之枯,即精神之枯。”河水流了千百年,再也承载不了文化之重了,逝者如斯,水流枯竭,文化虚飘,该是我们头顶的一记警钟!